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B.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叫“正丘首”。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明日,指重阳节后。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重阳一过,赏菊者渐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07 04:10: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同类题2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
三五
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先妣
(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B.妪,
先大母
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而立
之年(指三十岁)
C.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
D.吾妻
归
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
归
(旧指女子出嫁)
同类题3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同类题4
《论语》中,孔子对人的年龄有不同一般的说法,如三十岁的被称作“而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四十岁被孔子称为“________” (2) 五十岁被孔子称为“________”
(3) “耳顺”是指_______岁 (4)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_______岁
同类题5
文化常识
(1)先
(2)先考
(3)先妣(bǐ)
(4)城郭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