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羽扇纶巾是古时儒者的装束。(______)
(2)樽,一种盛酒器,一般是敞口,高颈,圈足,其上常饰有动物形象。(______)
(3)封狼居胥,东汉大将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后用“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战功。(______)
(4)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秦初开始使用,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______)
(5)黄花,即菊花。重阳赏菊,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绘“花中四君子”的一项是
A.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B.冰玉孤清世外姿,娟娟新月上疏枝。
C.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D.—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请根据诗句填写出我国的传统节日。
(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以上诗句对应的传统节日名是: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C.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楚辞》由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而成,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侯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
D.古代将一天时间划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来命名,“人定”指的是子时,“黄昏”指的是戌时。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王公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如《琵琶行》中“元和十年;干支纪年,如《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年号干支兼用纪年,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B.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自由,不受格律束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C.捣衣是古代妇女缝制衣服的一道工序,用具除了棒槌外,还需一个放置衣服的砧板,即“捣衣砧”。古时每当天气寒冷季,妇女便为亲人制作寒衣,所以阵阵的捣衣声中寄托了女子的情思,因而,“捣衣”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思念的意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就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诗句。
D.在中国古代,姓、名、字、号是分开的。姓由血缘决定,后来通常以父姓为姓;名和字是幼时由父母长辈所取。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故又叫表字;如白居易,字乐天。号一般是自命以显示某种志趣,故号丰富个性。如欧阳修号醉翁,杜甫号少陵野老。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束发戴冠常用“簪”来固定帽子;“笏”是大臣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常代指官员或官职。
B.古人把每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用“望”“朔”“晦”分别表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的官员称为“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属“士”这一级。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不是傍晚,而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B.“风骚”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作品《楚辞》中的《离骚》篇。后来,“风骚”并称,泛指文学。
C.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搭建的屋舍。亦作“庐墓”。
D.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之美、周而不比、有礼知耻等内涵。下列各项中的“君子”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B.(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与下面诗句所描写的节日对应的一项是
①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②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⑤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重阳节 春节 七夕节 中秋节 端午节
B.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七夕节 春节
C.七夕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D.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中秋节 春节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