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暑,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颔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宦海生涯所经历的是非曲直无处分辩的心酸。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E. 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小题2】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安春雨和霁
陆游
世味年来簿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题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小题2】请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登城书雨
陆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注释:①金猊:香炉的代称。②河湟:黄河和湟水,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紧扣“风”来写,“横吹”“僵”等词形象写出了风的大和寒。
B.第七、八句写精美的丝织品围在墙上,微弱的风无法吹动香炉中的香烟。
C.第九、十句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前面几句的写他人转到写自己。
D.整首诗巧妙地运用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艺术表现力。
【小题2】“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写作的对象。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汉乐府《陌上桑》)
B.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白居易《夜雪》)
C.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从军行》)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3】同样是写志向的诗,陆游《大风登城书雨》与严武《军城早秋》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军城早秋》)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道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D.“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E.作者在词中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表达了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感事六言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
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书 愤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书愤》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73岁,已退居山阴老家多年。《感事六言》写于83岁时。②的博,山岭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
【小题1】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感事六言》中,诗人借醉酒来暂时忘却愁恨,他忧愁的是衰老头白,贫困无饱。
B.《书愤》颔联写诗人年老了才穿着紧身的军衣出征,手握寒光闪闪的宝剑,满腔悲愤从心头涌出。
C.《书愤》颈联是诗人回想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宏壮的理想。
D.两诗都写到了人虽然鬓发已白,但一颗红心依然不变。
E. 两诗都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抒发得到强化。
【小题2】请根据“如丹寸心”结合诗作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

[宋]陆游

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注)①千钟:优厚的俸禄。②营营:忙忙碌碌。③云萝:也叫藤萝。即紫藤。因藤茎屈曲攀绕如云之缭绕,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人认为,官做到年俸千钟并不难,但活过七十岁者却是很少,现在还活着已经不错了。
B.词人曾经追求过荣华富贵,现在才知道,荣华富贵原来是一场梦幻,根本不值得追求。
C.“沽酒”“题诗”“采药”“对棋”四词概括了词人晚年的生活,表达了归隐的幸福与快乐。
D.“不归真个痴”既道出了词人对选择归隐的肯定,又表达了自己不再继续“痴”的庆幸。
E.下片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词句对仗工稳,描绘了一幅“归隐生活图”,尾句直抒胸臆。
【小题2】这首词写于陆游晚年,表现了复杂的思想感情,请联系作者生平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泊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注】①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黜,闲居四年后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此诗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②堞:城上的短墙。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开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诗人人蜀的原因,引出了后文写自己的心情。
B.本诗构思巧妙,颈联才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正式人题写“晚泊”。
C.颔联实写了蜀地“万死一生…‘千峰百嶂”的恶劣环境,侧面烘托诗人的心情。
D.即使是夜泊,邻舟乞火、船夫祈风,渲染出热闹的气氛,烘托诗人愉悦的心。隋。
E. 尾联“空”字用得妙,以景结情,渲染出萧索的气氛,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结合。
【小题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小题1】这两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
【小题2】“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京西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绍兴三十一年,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听说武巨收复西京洛阳,挥笔喜赋此诗。②白发将军:武巨,当时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③列圣:宋王朝已故列代皇帝。④故令:大放天下的诏令。⑤悬知:料想。⑥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标题的“闻”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它交代了中心事件,引出了主人公“闻”后的情怀。
B.首联紧扣诗题,“捷书来”表明宋军取得了收复西京的胜利,突出了宋军的无坚不摧。
C.颔联认为,宋军把金兵从西京赶了出去,也有上天主持正义、有意向着宋王朝的因素。
D.颈联直抒胸臆,指出宋朝已故列代皇帝都仁恩深施,希望当今皇帝也要尽快大赦天下。
E. 尾联想象明年寒食朝祭陵墓的使者的沿途所见,“驿路梨花处处开”景中蕴含丰富感情。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颈联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笼罩着一种阴郁惨淡的气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
E.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激愤。
【小题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