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 思
陆 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游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E. 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小题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论语》中表明艰难困苦的环境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岁寒,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水天空阔
文天祥
水天空阔,情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下阕中“睨柱吞赢”运用了什么典故?
(3)请简要概括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完成小题。
金人捧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注】,感怀作
(南宋)曾觌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往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注】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庚寅年(公元1170年)春,宋孝宗任命曾觌为贺金正旦副使,出使金国,执行和谈任务。京师:即词作中的“神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定都于此。
⑴从全词看,作者“感怀”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⑵请简要赏析本词下阕的艺术手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概述。
(2)“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所用典故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致,具体指谁的什么事?有什么表达效果?
(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词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
【小题2】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注]①陈敬叟:刘克庄友人。刘克庄作此词时陈敬叟正滞留临安。②明发:天亮,黎明。③画眉:汉代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因以“画眉”形容夫妻恩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一、二句精于炼字。“夺”突出元夕灯火通明之景,“侵”则极写人们彻夜欢愉之态。
B.“物色旧时同”与“似曾相识燕归来”异曲同工,渗透了作者回忆往昔美好时的怅惘之情。
C.“情味”引出内心感触,“中年”显露沧桑意味,“别”与“同”构成鲜明反差,内敛深沉。
D.下片一、二句借典故写闺情,劝说陈敬叟值此佳节切莫流连赏景,当为妻画眉,偕妻拜月。
E. “人散市声收”与开头热闹之景呼应,使作品回环紧凑,“渐”字则引出愁情,余味徐生。
【小题2】如何理解“愁时节”的含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①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②木末:树梢。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万里”三句将目前的登临与王勃登临的典故连接起来,写得既有气势又不失飘逸,其中“吹”字极为生动传神,显出了作者登临高阁时的兴致。
B.“正槛外”三句与“近帘钩”三句显现了作者心潮的激荡,在他游目骋怀、欣赏壮景时,雨雾扑帘而来,真有王勃当年所见情景“珠帘暮卷西山雨”之感,不禁临风嗟叹。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望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秋渐紧”中“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秋意凄凉之感,而城头号角声的融入,又使得这种萧条悲凉的色彩更加浓郁。
E. “愁难着”一词,化抽象为具体,以固态体积状愁,既给人以形之大,又给人以质之重的感觉,可谓想象奇特。“岁月”两句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小题2】请给合全词,具体分析词人的形象特征。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黄公度①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②残别袖燕支雨③,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栏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①黄公度,福建人,此时在泉南任职期满,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②裛yì,沾湿。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对报晓邻鸡的埋怨表明自己不愿离开的心情。
B.词中“霜桥月馆,水村烟市”以想象虚写时空变换转移,极富形象性。
C.“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深层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
D.词的结尾意境深远,词人将难言之隐、人骨之痛都寄寓在独立不言中。
E. 本词词风柔美,格调闲雅,缠绵悱恻,显示出婉约词含蓄细腻的特点。
【小题2】“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该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隐括①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注】①隐括:指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②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1)分析上阕“空翠渺烟霏”一句的作用。
(2)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