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首诗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
B.第一首诗后两句借儿童问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描摹出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
C.两首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多,如“少小、老大、近来、旧时”等,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读者产生了在时空中穿越的感觉,令人迷惘。
D.第二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诗的续篇,诗人回到家乡以后,耳闻目睹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感慨少小时的玩伴中有不少再也见不着面了。
E. 第二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故居门前镜湖水没有什么改变,实际上想要表达这样一种感慨: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变化太大了。
【小题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首诗,回答问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诗中写出哪些意象?

(2)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诗句所写的植物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A.菊花、荷花、梧桐、梅花
B.菊花、梅花、杨柳、桂花
C.梅花、水仙、杨柳、荷花
D.梅花、菊花、水仙、桂花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诗句所写的植物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A.菊花荷花梧桐梅花B.菊花梅花杨柳桂花
C.梅花水仙杨柳荷花D.梅花菊花水仙桂花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两首词,回答问题
咏柳 咏柳
贺知章 曾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这两首艇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的手法。
(2)两首诗的态度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的态度。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注】①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塞险要。“绝脉塞”指长城险塞,“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
B.首联颔联写送别。“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
C.颈联写景物节候。“晴半雨”“夏先秋”,写出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却有情”,表达挽留之意。
D.全诗以时空传情。今昔相映,“复见”了“常经”,使“今别”再添“昔愁”;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无不言愁。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晓发
贺知章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舡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注:①这首诗写于贺知章年轻时离别故乡永兴县,去京城长安赶考时。 ②舡,同“船”。
【小题1】请结合全诗,概括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2】简要赏析二、三两联的写景特色。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小题1】下面对这两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
B.第一首诗后两句借儿童问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描摹出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
C.第二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诗的续篇,诗人回到家乡以后,耳闻目睹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感慨少小时的玩伴中有不少再也见不着面了。
D.第二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故居门前镜湖水没有什么改变,实际上想要表达这样一种感慨: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变化太大了。
E. 两首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多,如“少小、老大、近来、旧时”等,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读者产生了在时空中穿越的感觉,令人迷惘。
【小题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