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②,
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今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③从北地来?
【注释】①玄武山:蜀地山名。②金花酒:菊花。③那:奈何,为何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小题2】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
【小题3】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试作简要分析。
【小题4】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的景色。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小题5】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①,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曲池荷
卢照邻②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注】①伦:同等,同类。②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长期仕途失意。
【小题1】下面对这两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李诗中“不相伦”意谓世人重花轻叶,“金盆”表现了对花的偏爱。
B.李诗“惟有”二句与首二句形成对比,表现荷花花叶相守,不向世俗屈服的品格。
C.卢诗写“浮香”绕岸,实际表现的是夏荷的盛开,以嗅觉写之,十分巧妙。
D.卢诗“常恐”二字带来角色转换,由前面诗人的观赏,变为荷花的倾诉。
E. 两首诗都描写了荷花开放、荷叶铺陈之美和花残叶败的凄凉景象。
【小题2】这两首咏物言志诗都写了荷花,但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关山月
卢照邻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注)①塞垣:指边塞。后也指长城、边关城墙。②竭石:在今河北昌黎之北。③金岫:指金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空间上写边疆战线漫长、战事紧张,交代了戍边将士们不能回归故乡的原因。
B.颈联写将士渴望与明月一道探访亲人却不能,有张若虚名句“愿逐月华流照君”之意。
C.尾联直抒胸臆,希望家中的妻子不时看看天上南归的鸿雁,它们会捎去自己的思念。
D.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清冷孤寂,表现了将士们戍守边疆的决心和对家中亲人的惦念。
【小题2】有的版本把尾联中的“寄言闺中妇”改为“寄书谢中妇”(谢:道歉)。有人认为“寄书谢中妇”更好,结合作品分析为什么?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注)①合殿:即合欢殿,汉代宫殿名称。②交河:古城名,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③金微:古山名,此代指匈奴统治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中的“绝”字写王昭君因远嫁匈奴心怀怨恨,因此与汉帝恩断义绝。
B.颔联笔触洗练,刻画了王昭君辞别故土、远嫁塞外时的悲痛孤单的形象。
C.尾联借对归雁的追随,表现了王昭君强烈的思乡怀土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D.诗歌用词准确贴切,音韵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题2】诗歌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请赏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①,交河使渐稀②。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③。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注]①合殿:即合欢殿,汉代宫殿名称。②交河:古城名,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③金微:古山名,此代指匈奴统治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中的“绝”字写王昭君因远嫁匈奴心怀怨恨,因此与汉元帝恩断义绝。
B.颔联笔触洗练,刻画了王昭君辞别故土,远嫁塞外时的悲苦孤单的形象。
C.尾联借用对归雁的追随,表现了王昭君强烈的思乡怀土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D.诗歌用词准确贴切,音韵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题2】诗歌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昭君怨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昭君出塞之后,朝廷使节逐渐稀少,足见皇帝已将忠义之人淡忘。
B.颔联笔触洗练,刻画了王昭君辞别故土、远嫁塞外时的悲痛孤单的形象。
C.尾联借对归雁的追随,表现了王昭君的思乡怀土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D.诗歌词真意切,颇有豪壮之气,表达了诗人对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小题2】请赏析诗歌颈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