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②,
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今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③从北地来?
【注释】①玄武山:蜀地山名。②金花酒:菊花。③那:奈何,为何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小题2】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
【小题3】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试作简要分析。
【小题4】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的景色。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小题5】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27 11:02: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江:赣江。帝子:指滕王。槛: 栏杆。
【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此诗开篇并没有开门见山写滕王阁,只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B.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白居易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他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
C.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D.诗的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写阁内无人游赏,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
E. 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相传诗人王勃在写诗的最后一句“槛外长江空自流”时,故意空了一字就离开了。都督阎公派人用千金去求取这个字。他得知这个字后叹道:“一字千金,真乃旷世奇才!”。请指出这个字,并说明“一字千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