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试题。
短 歌 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小题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是选“何”好还是“无”好?为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文后各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吹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小题1】这首诗第3.4句的“潜”、“薄”二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妙在何处?
【小题2】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蜀先主率大众东伐吴,吴将陆逊拒之。蜀主从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金帛爵赏诱动诸夷,先遣将吴班以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攻,攻之纵下,犹难尽,若有不利,损我必大。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观其变。”备知其计不行,乃伏兵八千人,从谷中出。

逊曰:“ 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贼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令各持一把茅,火攻之。备因夜遁。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难可攻(__________________)
(2)犹难尽(__________________)
(3)乃伏兵八千人(__________________)
(4)以火攻之(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金帛爵赏诱动诸夷B.欲挑战
C.广施方略,观其变D.乃令各持一把茅,火攻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蜀先主率大众东伐吴”中的“东”用法相同的一项为( )
A.以金帛爵赏诱诸夷B.且乘高守
C.难可卒攻,攻之纵D.备因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2)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令各持一把茅,以火攻。
【小题5】根据文意,分析文中叙写“诸将”的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

阮籍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注)①西山:殷末周初伯夷、叔齐的隐居之地。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与一个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_______。
【小题2】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前四句由桃、李的盛极而衰道出人生的无奈。
B.七、八句是作者在无奈之中做出的人生选择。
C.九、十句的决然态度显示出作者的无限豪迈。
D.最后两句,作者否定了自己此前的归隐选择。
【小题3】请联系全诗,说说五、六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小题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
【小题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小题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间者历览诸子(注)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节选自曹丕《与吴质书》)

(注)诸子:指建安七子
【小题1】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小题2】“建安七子”与“三曹”是建安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三曹”指曹操、曹丕、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孔璋”“公干”文章的优缺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①羁:马笼头。②幽并:幽州和并州,民俗任气尚侠。③楛(hù)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④的:箭靶。下文的“月支”“马蹄”都是箭靶名称。⑤接飞猱(náo): 射中飞猿。⑥中:心中。
【小题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借问”领起四句补叙人物身份来历,“游侠”暗示了少年的鲁莽好勇。
B.“宿昔”以下八句用多种手法,极力渲染人物的英姿飒爽、武艺超群。
C.“边城”以下六句写军情紧急,少年勇赴国难,纵横疆场,呼应开篇。
D.结尾八句展示了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格调昂扬向上。
【小题2】“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运用了“赋”的手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氓》)
B.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D.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小题3】清代学者称曹植诗“极工起调”,意思是曹植作诗非常讲究开头,请简析本诗开头两句的精彩之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却东西门行
曹 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注)①转蓬:飞蓬,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②相当:相遇,相逢。
【小题1】诗歌前八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奈何此征夫”至“何时返故乡”六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征夫的生活?这些内容体现了什么主题?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怆悢(liàng):悲伤。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一二句中“奇”字,总写出了凤凰自视甚高、不同凡俗、高蹈于世的形象特点。
B.第三到六句以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等举动刻写了凤凰品格、志向和抱负。
C.第九十句中“商风”即秋风,点明了凤凰的艰辛处境,写出了其自珍自爱的形象特点。
D.凤凰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诗中以此来比兴和象征,使诗歌主题隐晦而曲折。
【小题2】(小题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主旨。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杂诗(其六)

曹 植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注)①此诗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是年冬天,诸葛亮统蜀军伐魏。魏遣张郃拒亮,明帝亲为送行。曹植为此赋诗明志。②亮:诚然,实在。③太山,这里是指陕西境内的太乙山。其与终南山相接,正当蜀军入魏的冲要之地。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观”,形容楼阁耸立,如飞鸟之在高空,写出楼阁之高,正适宜于远眺。
B.三四句写诗人登高所见,仿佛各个方向都能望到千里之外,视野极为开阔。
C.诗中的“烈士”与曹操“烈士暮年”中的“烈士”,都可理解为写作者自指。
D.最后两句写弦声转急,琴声悲凉,含蓄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昂扬激越的心境。
【小题2】请从诗句中的“悲心”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