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遭值董卓之难,兴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大事小也。昔乐毅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若获   戾:凶暴B.兴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   度:猜测D.昔乐毅赵   走:投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胡亥杀蒙恬也 鹏徙于南冥也
B.恐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天下人笑
C.夫能大事小也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D.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青于蓝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 )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2)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问题。

对酒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枉用契阔谈䜩,心念旧恩(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对酒歌 当:
(2)青青子衿 子:   衿:
(3)呦呦鹿鸣 呦呦:
(4)何时可 掇:
(5)越枉用 陌:  阡:   枉:  用:  存:
(6)绕树三 匝: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小题3】将诗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起兵讨伐董卓,在孟津会师。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句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小题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小题3】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发了人生短短的忧叹,诗人的这一情感与本诗的哪些诗句存在关联?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读罢《短歌行》,在大家的脑海里徘徊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忧”字。诗歌中“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诸句,反复写到“忧”,并且“不可断绝”,可见诗人胸中之忧何其重,何其深也。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忧”?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短歌行》,完成题目。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革。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    衿:古式的衣领
C.瑟吹笙    鼓:弹奏
D.山不高    厌:厌恶
【小题2】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B.“呦呦鹿鸣”四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描写宾主欢饮、融洽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C.“月明星稀”四句使用典故,写诗人因贤才难求而孤独寂寞,形象生动,感人至深,韵味隽永。
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小题3】诗中多次出现“忧”,这种“忧”是否意味着诗人对人生持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呢?
【小题4】“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用“何”好还是用“无”好?为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苦寒行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注]①《苦寒行):原为乐府旧题,曹操借此旧题,抒发艰苦军旅生涯中的悲壮情怀。②诘(jié)屈:迂回曲折。③怫(fú)郁:忧伤不乐。④《东山》:《诗经·豳风》篇名,写远征军人返乡的情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一开篇就写出太行“巍巍”高耸的苍莽之景,接着用粗放的笔触,勾勒太行山凛冽、萧条的冬景,衬托行军的艰苦。
B.“巍巍”叠用,展示出太行山的高耸入云;坂日“羊肠”,写出山道狭窄迂回:“车轮为之摧”,写出山道之艰险。写山写道,都是从正面落笔。
C.第十一到第十四句抒写了诗人羁身于艰险的军旅生活,面对着荒寂的太行山野,思乡之情涌上了心头。
D.这首诗不仅以写景取胜,而且以抒情见长。不论是“叹息”,还是“怫郁”;不论是“思东归”,还是“悲《东山》”,都真切动人。
【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短歌行》第一段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是什么?并分析这两个字在表达技巧上的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嵩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嵩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D.全诗使用简洁明了的白描手法,无意于词句的雕琢粉饰,而用明快有力的语言来表达,风格质朴,豪放飘逸,引人慨叹。
【小题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短歌行》选文,回答问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的最后两句有咏史怀古之意,诗人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意图?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
C.瑟吹笙   鼓:弹奏。
D.山不高   厌:厌恶。
【小题2】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   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小题3】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小题5】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