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杂诗(其六)

曹 植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注)①此诗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是年冬天,诸葛亮统蜀军伐魏。魏遣张郃拒亮,明帝亲为送行。曹植为此赋诗明志。②亮:诚然,实在。③太山,这里是指陕西境内的太乙山。其与终南山相接,正当蜀军入魏的冲要之地。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观”,形容楼阁耸立,如飞鸟之在高空,写出楼阁之高,正适宜于远眺。
B.三四句写诗人登高所见,仿佛各个方向都能望到千里之外,视野极为开阔。
C.诗中的“烈士”与曹操“烈士暮年”中的“烈士”,都可理解为写作者自指。
D.最后两句写弦声转急,琴声悲凉,含蓄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昂扬激越的心境。
【小题2】请从诗句中的“悲心”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08:58: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色彩鲜明,境界开阔,意象飞动,景中含情。
B.诗中三、四句,鱼“潜”鸟“薄”,静动映衬,“潜”“薄”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
C.三、四句与五、六句,自由的鱼鸟与身不由己的役夫形成对比,突出了役夫深受徭役之苦的悲惨命运。
D.“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
E. 诗的最后两句“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与曹操《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所抒发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小题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找出三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求自试表

曹植

臣植言:臣闻士生世,入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今臣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三方未克为念!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终无伯乐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节选自《曹植集校注》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命之臣也   毕命:竭力效命
B.九州如   晏:安宁、安定
C.窃自惟   度:忖度
D.道家之明也 忌:嫉妒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士生世   且为奈何
B.出事君 金就砺
C.事君贵兴国   不求闻达诸侯
D.皆功勤济国    臣险衅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B.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C.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D.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尸禄,指空食俸禄而不尽职。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
B.玄冕,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的礼服,这里专指天子、圣上。
C.填沟壑,古代对死的委婉的说法。人死而尸首填塞山沟,故称填沟壑。
D.道家,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创始人是庄子。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曹植认为,成功的君王会根据品德来授予官职尽心忠君的臣子会估计自己的能力来接受爵位。
B.文章以古代接受爵禄的多是一些为国家建立了功勋、利惠人民的人为例,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
C.曹植身处外地,睡觉不好,吃饭不香,因为东吴、蜀汉两国还没被攻克,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
D.曹植以尘雾、萤火、蜡烛来自喻,期待能发挥自身的能量,虽遭讥笑,仍然希望得到朝廷实质的任用。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
(2)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
(3)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①。
游者叹黍离②,处者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晞:晒干。②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描摹了一副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E.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两句与《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都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小题2】有人说,与他父亲相比,曹植的诗少了英雄的豪气,多了才子的情怀,但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的特点,试比较它们表达的情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