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春秋
- + 战国
- 孟子(前372-前289)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荀子(前313-前238)
- 韩非子(前280-前233)
- 吕不韦(前292-前235)
- 列子(约前649-前606)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 宋玉(约前298-222)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荀子在文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学生的知识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日积月累,学生最终将超过当初的老师。因此,有人说荀子认为从师学习的目的就是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