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左丘明(前556-前451)
- 墨子(约前468-前376)
- 老子(约前570-500)
- 孙子(约前551-前479)
- 其他春秋作家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⑦如:__________________ ⑧如会同:__________________
⑨小相: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舞雩:__________________
⑪与: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①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②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③、士季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⑤,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能补过,衮⑥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⑦,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⑧’。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
(注)①雕:装饰。②辟:同“避”。③赵盾:晋国正卿(首席大臣)。谥宣子。④士季:晋国大夫。⑤溜: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⑥衮:指君位。⑦介:披甲的武士。⑧自诒伊戚:给自己留下忧伤。诒(yí),遗留。戚,忧伤。【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其故,而患之 患:担忧 | B.宣子骤谏 骤:急忙 |
C.贼民之主,不忠 贼:杀害 | D.舍于翳桑 舍:住宿 |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
B.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
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
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
A.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行跪拜礼时,拱手胸前先拜,而后叩头至地,为古人最恭敬的礼节 |
B.寝门,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内之门曰寝门,即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 |
C.弑,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该字在《左传·宣公十八年》和《周礼·大司马》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
D.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被道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 |
A.晋灵公奢侈暴虐,加重赋税来修饰宫室,因为熊掌没炖烂,竟然杀了厨师,把他的尸首装在畚箕里,让宫女们用头顶着从朝堂经过。 |
B.赵盾、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晋灵公文过饰非,还想方设法要杀掉赵盾。他派遣的力士魔不愿执行他的命令,于是头撞槐树自杀了。 |
C.晋灵公准备在宴会上杀害赵盾,他手下的武士灵辄却在关键时刻帮助赵盾幸免于难,以报答赵盾昔日的恩情,赵盾自己只得逃亡了。 |
D.晋大夫赵穿杀了晋灵公,晋国太史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廷公布。赵盾难以辩白,大有感慨,孔子也为他蒙受杀君之名感到可惜。 |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人则子继之。
(2)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①辞
辞曰:“臣之壮也……” 动词,______________
停数日,辞去 动词,______________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名词,______________
②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 动词,______________
君子济人于患 动词,______________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动词,______________
③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副词,______________
土膏微润 副词,______________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副词,______________
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副词,______________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幽、厉之后,周室微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④焉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______________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______________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______________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______________
⑤之
臣之壮也 助词,______________
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______________
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______________
子犯请击之 代词,______________
⑥其
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______________
共其乏困 代词,______________
失其所与 代词,______________
吾其还也 副词,______________
⑦而
今急而求子 连词,______________
夜缒而出 连词,______________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连词,______________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连词,______________
⑧以
敢以烦执事 介词,______________
越国以鄙远 连词,______________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______________
以乱易整 介词,______________
以其无礼于晋 连词,______________
(2)又欲肆其西封 (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4)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5)以乱易整,不武 (
(1)是寡人之过也 (
状语后置句
(2)以其无礼于晋 (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敢以烦执事 (
(4)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 (
(2)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3)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①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副词,______________
②既:郑既知亡矣 副词,______________
③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名词,______________
④肆:又欲肆其西封 动词,______________
⑤阙: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动词,______________
⑥乃: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 副词,______________
⑦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副词,______________
⑧易:以乱易整,不武 动词,______________
⑨与:失其所与,不知 动词,______________
(1)烛之武退秦师 (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3)阙秦以利晋 (
形容词的活用
(4)邻之厚,君之薄也 (
(5)共其乏困 (
数词的活用
(6)且贰于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