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①《五代史》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仲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②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罗仲素曰: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③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②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顾炎武《日知录》节选)
[注]①《五代史》,欧阳修编著。②羌,与后文的“先零”、“土蕃”都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小题1】孟子,名 ,字子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四者之中,耻尤为要”?(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3】从第①段可以看出,管仲、欧阳修和本文作者顾炎武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对各自的侧重点做简要概括。
【小题4】第②段中作者用“松柏”“鸡鸣”喻指
【小题5】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请从文中摘录两句能证明这个观点的话。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①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 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②。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 ②巂(xī):杜鹃鸟。【小题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1)连山殆数百里( )(2)时有鸣巂( )(3)山风卒起( )(4)游者悚焉(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县治而迤平 /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B.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 / 云霞明灭或可睹 |
C.是日,姜坞先生与往 /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
D.使鼐为之记 /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小题4】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路作简要分析。
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瞬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则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①,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注)①媒蘖:喻诬陷使有罪。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辈兴阑矣 阑:衰落。 |
B.天寒瓶已罄,颜未酡 酡:酒后脸发红。 |
C.尔欲沽直邪?市恩邪 市恩:指用手段向别人讨好。 |
D.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侪:一齐,共同。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③遭戆者于道。④戆者止之。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④⑥ |
A.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 |
B.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去给主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 |
C.书童掌灯,油灯倾倒弄脏了梅庄主人的朝衣,黠者说这不吉利。主人发怒,让朴者杖打黠者,而戆者则直言劝止了此事。 |
D.戆者直言也引起主人不满,而黠者则诱朴者诬陷戆者有罪,劝主人赶走他。在主人遇难之时,戆者显出了他的忠直。 |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②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河墅记
(清)戴名世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濴洄①,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②。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间,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
(选自《桐城派名家文选》)
[注]①潆洄(yinghui):回环曲折。②潘氏:潘木崖,戴名世之师,安徽桐城人,河墅在桐城县城西北山间,为戴名世之师潘木崖的居处。【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之奥 奥:深处 |
B.数折而入 折:拐弯 |
C.此羁穷之人 穷:贫穷 |
D.好恶与人殊 殊:不同 |
A.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B.混迹于田夫野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方且乐而终身 劳苦而功高如此 |
D.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
A.此文写河墅之景,不作繁琐的铺叙,而以山岩、茂林、古木、清池、高台,点染出一个不染嚣尘、离世远俗的隐者之居的环境,兼有古朴与清幽之趣。 |
B.作者优游其间,顿觉风生水起,清幽宜人,因而深思邈远,乐而不知所处。 |
C.文章第二段由记科场失意的潘木崖之墅转而引出大段议论,抨击科举制度涂毒士人、倒置贤愚的种种弊端。 |
D.对潘木崖远遁山林、乐而终身,作者由不无歆羡到最终成为一个避世的隐者。 |
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近见作诗者全仗糟粕琐碎零星如剃僧发,如拆袜线,句句加注,是将诗当考据作矣。吾有所感,故续元遗山《论诗》,末一首云:“天涯有客号阾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小题2】《三百篇》指_________,李义山指__________。(2分)
【小题3】在袁枚看来,诗歌创作应该提倡________,反对_______和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作答)(2分)
戆子记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蹋,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1)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
(2)天寒,瓶已罄
(3)主人强颔之
(4)仆效愚忠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 |
B.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 |
C.甘迁谪以如归//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
D.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1)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2)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
【小题4】本文重在表现“戆子” 的形象特点。
【小题5】本文为了传神地表现戆子和黠者的人物性格,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对此加以简要分析。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①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
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②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③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昏。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④也。
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齕⑤,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
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敛⑥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
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注)①帖括:科举考试文体名称。②系累:捆绑,拘囚。③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④从臾:同“怂恿”,劝导。⑤齮齕(yǐhé):咬噬。这里引申为毁谤、中伤。⑥含敛:意思是办理丧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过:拜访。
B. 每受人负 负:亏欠。
C. 迎而舍之 舍:留人居住。
D. 逡巡未果 逡巡:滞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王君与余同年月生 ②宁人尝与我言
B. ①少为帖括之学 ②能为君办之
C. ①其居财也有让 ②比其归也
D. ①以朋友为天伦 ②而余以穷厄蹇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记述的王略,为人仁爱,乐善好施,视朋友为兄弟,行文凸现了他仁义的品行。
B. 本文写王略,在概述他的品性、行为之外,还通过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他的为人及对我的挚情。
C. 本文写作者怀念朋友王略,既有敬佩、感激之情,也有自己不能帮助朋友的内疚、痛苦之情。
D. 本文语言平实,叙事客观,通篇不事修饰,文章详略得当,体现了作者自如驾驭材料的能力。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举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用“∕”给下面这段话断句。
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夫举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阳昼借钓鱼之道告诉宓子贱为政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昊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有删改)
(注)①排:批驳。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小题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