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鸽子
当朝阳初升时,仰视那碧蓝的天,便会出现一群群身披铠甲、队列整齐的鸽子。它们多彩的羽毛、敏锐的眼睛、矫健的动作、悦耳的呼叫声,好像一架架银机,旋转飞扬,飞向五湖四海,飞到七大洲四大洋。因为它崇尚自由、追求真理、注重礼仪、爱好和平,含蓄而诚挚,勤俭而乐天,所以,人们称它为光明的使者,和平的化身。
鸽子有岩鸽、原鸽、家鸽、信鸽和肉鸽之分。我们最常见的是后三种。家鸽是供人观赏的,身子肥胖,脑袋较小,头上长着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睛,尖尖的嘴巴,毛色蓝白相衬,富有灵性;肉鸽质体丰满,鲜美可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说食用了它,可以很快愈合伤口,滋补身体,羽毛还可以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呢;信鸽全身布满磁场,它能凭着自己的敏感,传递信件,寻找各个陌生或者熟悉的地方。它的飞翔能力特别强,能够准确地辨别方向。即使飞越千山万水,不管风险多大,也能重返故里,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在人们心目中有“火眼金睛”“忠实的邮递员”的美称。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的时候,它就被法国的谎报人员所利用,他们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巴黎,从而结束了一场大劫难,取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胜利。
自然界中无论哪一种鸽子都很耐寒,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也能工作生活。不像有些鸟那样,一到冬天,就飞到春暖花开的南方去了。除了这些特性外,它还有预报天气的功能。若是在晴朗的夏日,你打开鸽笼让它出去“散散步”,如果它不愿离开住地,就说明天将要下雨;若是天灰沉沉的,鸽子很有秩序地飞出去,这说明天马上就由阴转晴了。
是的,鸽子虽然没有天鹅洁白,不如海燕勇敢,不及苍鹰刚猛,但它是联结世界各国宾客的吉祥物,是未来的天使,是和平的象征。解放以后,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都养了数以万计的鸽子,把它视为“国宝”来饲养,可见,它对人类贡献何其之大。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著有《和平白鸽》这首曲子,人们听到它无不精神倍增,欢欣鼓舞,奋发向上!每当一年一度的国庆大典到来的时候,当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国贵宾的时候,当奥运会、亚运会在各国举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飞鸽就会乘风直上,高唱欢歌,热烈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那壮观的场面真令人赞叹叫绝。
我爱鸽子,因为他给予人类的甚多,而要求于人的甚少;我爱鸽子,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温馨和幸福;我爱鸽子,更爱人们永久向往憧憬的世界和平。
1.第一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有 ,称鸽子是
2.第二段具体说明 ,着重介绍了 三种鸽子。
3.第三自然段说明鸽子的 的特点,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四自然段画“——”的句子运用    的方法写鸽子。(
A.对比描写。B.欲扬先抑。C.间接描写。)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 的感情及缘由。这篇小品文处处饱含着作者对鸽子的赞美和喜爱,试从文中找出两例,并加以说明。
(1)     
(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20 05:4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蜜蜂和蚂蚁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小题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他们是什么关系?
【小题2】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蜜蜂的勤劳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小题3】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    ,第二个表示   
【小题4】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小题5】联系上下文,在“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上补全对话。

   
【小题6】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同类题2

阅读练习。
谁打碎了花瓶
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玩儿。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1.填空。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    )!”列宁也低声说:“(    )。”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 )。”
2.排顺序
(   )列宁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
(   )列宁不闲心碰到了桌子,打碎了花瓶。
(   )列宁和表兄妹一道玩。
(   )列宁说不是自己打碎的。
(   )有一天,列宁和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   )姑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3.姑妈为什么说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美文阅读。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小题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B.柳树C.仙人掌D.玫瑰花
【小题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B.列数字C.打比方D.分类别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B.承上启下C.归纳作用D.总结作用
【小题4】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不包括(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B.培植人体器官。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小题5】“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