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看来,野草和现代城市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对头。园林和市政工人们对城市中的任何一片野草,都会毫不留情地将它铲除,然后换种上统一的草皮。但是,日内瓦人对野草的态度却有点儿不同。
日内瓦的绿地虽然大多是地毯般美丽的人工草皮和花坛,但也随处可见花花绿绿的野草和野花。在路边、树下、楼旁、城市偏僻角落以及城乡结合处,凡无需特别美化的地方,都生长着野草和野花,它们同样得到园林工人的定期修剪、养护。日内瓦植物园的一面山坡上,野草高高地生长在里圈,人工栽种的草皮低低地守护在外围,两者错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
1.“水火不相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两者错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成日内瓦人的这种对野草的态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珠鸟(节选)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竞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题1】品味文中的标下划线的词语,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最能体现小珍珠鸟对“我”无比信赖的句子是什么?请用“________”画出来。
【小题3】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麻雀(节选)
有只黄嘴小麻雀名叫普季克,住在屋檐下那个温暖的窝里。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麻雀妈妈看见了,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小心,会摔下去的!”
“摔下去会怎么样呢?”普季克歪着脑袋问。
“一摔下去,猫就会把你吃了!”妈妈向他解释。
…………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嗯,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小题1】普季克掉到窝下边的原因是( )。A.他还不会飞 | B.他很淘气 |
C.他自作聪明,不听妈妈的劝告 |
【小题3】麻雀妈妈被大花猫咬掉了尾巴上的羽毛,“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反而“欢天喜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普季克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为什么觉得“鼻子酸酸的”?这表明他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格兰云雀
总的来说,世界上没有一种鸟儿与英格兰云雀的声音和心灵一样美妙。当它冲上云霄,唱起歌来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快乐的化身。
在大地上,它胆怯、沉默、害羞,而且看上去它又是那么普通,既没有漂亮的羽毛,也没有其他出众的特征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它的使命就是音乐。它一天能在天空中飞出上千英里。这个快乐的化身抖动着浑身的斑点,在清晨和夜晚的空气中叽叽喳喳,欢乐地啼叫着。
它拍拍翅膀,一下子就在你的视线中消失。显然,它飞翔的目标就是要释放这一热烈的狂想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被这么多人所喜欢。它甜蜜的颤音,是它欢乐生命的旋律。它唱着歌儿,飞越村落的屋顶,好像在指导人类怎样让自己的心灵也向天堂飞去。
造物主竟然把这样响亮的嗓音安置在这样娇小的身躯里。这真神奇。在某一安静的时刻,你听到它在一英里之外歌唱。然后,它玲珑的身躯消失不见,它的歌声如此清晰,就像它是在你的窗边歌唱一样。
【小题1】用“____”画出写云雀性格特点的词语。【小题2】“它拍拍翅膀,一下子就在你的视线中消失”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云雀有什么本领?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云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练被小男孩儿的真诚感动了,他把小男孩儿从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停了一下,他继续说:“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来吧。”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间接转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练通过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看出了小男孩儿的真诚,因此非常感动。从中也可以看出小男孩儿是个________的人。
3.“最好的礼物”既是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
4.足球教练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参加训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我想对贝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从小开始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主动学习解剖甲虫、青蛙和小鸟。
有一天,白求恩悄悄躲进楼上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的妈妈闻到一股血腥气味,赶紧推开门进去,只见他一本正经地站在桌旁,桌上大盘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小刀解剖牛腿呢。“我想知道这里面血管、肌肉和骨头的位置。”他向吃惊的妈妈这样解释着,“我希望长大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位外科大夫。”
妈妈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地解剖起来。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A.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 |
B.全部精力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 ) |
【小题2】用“横线①”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小题3】白求恩从小的理想是什么?在文中用“横线③”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题4】白求恩小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怎样做的?请在文中用“横线②”画出相关的句子。
1.“析”表示用“斤”把树劈开,是“分开、分散”的意思。( )
2.“休”表示一个人爬到树上去了,有“不”的意思。( )
3.“暮”表示“日落草丛中”,有“天色将晚”的意思。( )
一次只追前一名
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
接下来,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申到她的学习中:“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这样,在妈妈这种理念的引导教育下,这个女孩2001年居然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就是朱成。
其后,朱成在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引起了巨大轰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纤弱——( ) 沮丧——( )
2.为什么妈妈给女孩定的目标是“只追前一名”?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位小女孩是谁?她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给女孩和她的母亲分别发一条短信,你会分别如何写?
(1)写给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给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时,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他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沙盘。大家边玩儿边做,兴味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
“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的。”
生物老师当时没有马上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到山上去,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树叶原来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掌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儿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你要认识它,就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人云亦云:
(2)异口同声:
2.林巧稚总是称赞小学老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林巧稚明白的道理,并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难忘的老师是谁呢?请说说这位老师给你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与“功”(节选)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功”与“成”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俗话说“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了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万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小题1】 “成”和“功”是怎样的关系,请在原文中用“横线①”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题2】短文举了哪几个事例具体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成功有哪些特点?请在原文中用“横线②”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题4】通过阅读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