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山上玩耍,领头的大猴子看.见空中挂着一个圆圆的月亮,就想把它摘下来。大猴子一声唿哨,一群猴子就跟着它跑到一个最高的山峰。它们一个叠一个搭成一座“猴梯”,最小的猴子爬上顶端去摘月亮,它拼命往前抓。“猴梯”摇摇晃晃失去平衡,从山顶上摔下来,有的落在树上,有的掉进草丛,有的跌入水中。月亮没有摘到,大家垂头丧气。
两只小猴在崖边东张西望,无意中看见下面水潭里也有一个月亮。大猴子十分高兴,一声唿哨,把群猴集合起来。
因为山崖离水面太高,猴子们只好一个拉着另一个的脚,拉成一长串,挂到水面。它们还找来了葫芦瓢,传到最下面那只小猴。它盛了一瓢水就把“月亮”捞在瓢中。
大家兴高采烈,围着“月亮”跳舞。一只贪心的小猴抢走了“月亮”,于是你争我夺,把一瓢水泼在地上,“月亮”没有了。抬头一看,月亮依旧挂在空中&大家只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1. 找出写大家高兴的四字词语。
2. 找出写大家难过的四字词语。
3.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有的……有的……还有的……
。
(1)蜘蛛()织起来,刚织好(),一阵雨点打过来,把网打破了。
(2)蜘蛛不(),又从头织。织啊,织啊,眼看网快要织成了,一阵()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3)蜘蛛不灰心,再()织。织啊,织啊,它()织成了一张又()又()的网。
爱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小河。”
小山羊说:“祖国有长满青草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地大物产多,我们的生活幸福快乐。”
1. 你能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吗? '
甜——( ) 大——( )
2. 小白鹅爱,小山羊爱,小燕子爱,
蜜蜂爱,它们都爱。
3. 小朋友为什么爱祖国?
。
小猫种鱼
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农民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
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它想收很多小鱼呢!
想一想,小猫能收到小鱼吗?为什么?
( )( )一群( )白( ),有的站着有的躺。( )白( )啊( )来吧,别( )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1)书上的这位小朋友也在看天上的云,他看到了( )。
①小白羊 ②草儿 ③水儿
(2)在小朋友和白云说的话后面打“√”。
①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站着有的躺。( )
②小白羊啊下来吧,别在天上着了凉。( )
③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 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坚固 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小题1】文中括号里选出合适的词语。【小题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 )
A.比喻 | B.拟人 | C.比喻和拟人 |
【小题4】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 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星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小题1】短文以________为题,交代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小题2】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几件事情来体现母爱( )
A.母亲陪我看蓝天 | B.为我撑伞 |
C.给我猜谜语,讲故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
低头与昂头
富兰克林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痛得他哭笑不得。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牢记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抵达成功,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在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着做人。
(1)请判断下列“低头”的寓意是否正确。
A.第1自然段“低头”的含义是谦虚;()
B.第1自然段“低头”的含义是逆来顺受()
C.第4自然段“低头”的含义逆来顺受。()
(2)为什么说富兰克林被撞是最大的收获?
(3)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为什么许多人会落聘?年轻人被录取对你有什么启发?
(4)你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 )
A. 谦虚是美德。
B. 谦虚但不能放弃尊严,自尊但不能看低别人。
C. 在社会中生存,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1.结合对内容的理解,给文章添加一个标题。
2.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具体写了童第周的那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从动作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请按照要求从文中各摘录一个句子。
心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学习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羿射日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按照规矩,每天要有一个太阳到天空中工作,给世界送去光和热,每十天轮一次。
世界多么美丽呀!有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河流,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草……
这些太阳都很顽劣。有一天,它们竟然一齐离开旸(yáng)谷跑到天空中。这一下,大地被太阳烤得发了白,庄稼晒枯了,河水蒸干了,人们只好躲进山洞,一步也不敢迈出来。
后羿看到人们在炎热的太阳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于是带上一把红色的弓和十支白色的箭,来到人间。十个太阳在天空中走来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得快要着了火。后羿看了,立刻( )上了一支箭,( )满了弓,“嗖”的一声向一个太阳( )去,一个火球应声落了下来。其余九个见势不妙,急忙逃走。可是后羿的箭射得又快又准,在“嗖——嗖——”的箭声里,太阳一个个落下来。最后,他留下最后一个,让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2.从哪儿可以看出太阳很顽劣?
3.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之后,人间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赞美了同时出现的十个太阳的功劳。 | B.说明人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 C.与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之后人间的荒芜形成对比,突出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给人间带来的巨大灾难,衬托了后羿一心为民的品质。5.你认为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