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这说明旧的药物书记载得(________);“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这说明旧的药物书记载得(_________);“有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这说明旧的药物书记载得(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荷兰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沙滩,把荷兰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故乡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等。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根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子”……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啊!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本来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典雅、庄重,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来,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小题1】请根据短文内容举两个具体的实例说明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喜爱。
【小题2】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小题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京腔的韵昧
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高兴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酽在心头。
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的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了。郁达夫先生简直京化透了,那关于北京之秋京味儿十足的描写,几番诵读之后,真是醉煞了人。至今,那几个老北京在秋雨之后的对话我还能脱口道出。
多年来,京剧、京腔时时诱惑着我对北京的向往,“山里佬难出天”,每每机缘擦肩,只好望京兴叹。
终于在去年的秋天,在北京待了一周,上天安门,穿八达岭,游世界公园,钻王府井大街小巷,大饱京腔耳福。
北京人说话总有那种特别的京味儿:频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劲儿,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原味。京腔儿还极富个性。细细品味,有的带股虎劲儿,有的透着大气,有的则臻于一种雅境……
言为心声,北京人的豪爽与大度在京腔中也足见一斑。那天,我们乘地铁到前门站,由于人多,我们一行好几个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很普通的北京市民,见我们同行中一位老人没座位,便主动地站起来让座。看得出这是位“老北京”,“老先生——您这儿坐!”……这一刻,我感到京味几十足的招呼特别富有质感与热度。我们与“老北京”一见如故,聊着天南海北的事儿。
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
【小题1】“望京兴叹”一词活用了成语_________,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题“京腔的韵味”指的是文中的“京味儿”,说说“京味儿”有什么特点。
【小题3】“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文直通车。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小题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小题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小题3】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小题4】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小题5】画线的句子写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空的无重力状态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因此太空人必须吃特别有营养的太空餐来增强体质。在太空中,人的味觉变得很差,太空人的食物必须加上各种调味品,才吃得下。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强——( ) 特别——( )
(2)太空人要吃特别有营养的太空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诗歌,完成练习。
比方说太阳系中的水星,
它哪有水珠一颗。
热得石头都冒烟,
铅、铝全熔成湖泊。
把水星叫做火星,
岂不更加适合?
(1)把水星叫做火星,岂不更加适合?(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水星上有水水星一滴水也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说为水星正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是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个大西瓜,这猴子一路上倒请我吃了四块西瓜皮。”这句话中两个“吃”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⑵这个故事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四十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十二分贝了。
(1)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吃音玻璃”的
(2)文中的“隐身人”指的是 。“隐身人”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3)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它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①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   )
②“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   )
③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   )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特的花树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你听说过能报警 报雨 催眠的花树吗
在印度尼西亚,有一种能预知火山爆发的“报警树”,此树上的花一旦盛开,当地的火山便会喷发。因此,每当居民们看到这种树开花时,就赶紧卷起铺盖,逃避灾祸。多米尼加的雨蕉,被人们称作“晴雨树”,天晴时没什么反应,每当快下雨时,雨蕉的雨叶尖上便会自行渗出晶亮的水珠。预报晴雨相当准确。非洲坦噶尼喀有种木菊,不仅色彩艳丽,香气袭人,而且还有非凡的催眠作用。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舔一下木菊,马上睡意就会袭来,不久便进入梦乡。
(1)给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用“|”把第2自然段分为三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短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奇特的花树,它们分别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到了一口井里。
蜗牛决心爬出去,可是井壁很滑,爬三步退两步。它毫不灰心,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
青蛙看蜗牛爬得很吃力,就劝蜗牛说:“像你这样进三步退两步,到什么时候才能爬出去?别费这个劲了,听天由命吧!”蜗牛满怀信心地说:“不怕慢,就怕站。我虽然爬得很慢,但前进一步,就离井口近一步。只要坚持下去。”说完,它又不停地向上爬。
天渐渐黑了,青蛙坐在井下,先是“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后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黎明。它抬头望去,蜗牛已登上井台。蜗牛望着那广阔无际的蓝天和大地,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而青蛙仍旧坐在井下,只能低头叹气,或者抬起头仰望蓝天。
(1)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蜗牛进三步退两步,那是因为( );蜗牛能爬上井台,那是因为( )。
(3)在画横线字的正确解释上画“√”。
不灰心:A.长而尖的毛   B.长度单位名
C.货币单位名   D.数量极少,一点
广阔无:A.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B.时候
C.彼此之间     D.当,正逢这个时候
(4)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蜗牛爬出井台决心大的句子。
(5)你从蜗牛和青蛙的行为中,想到了什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