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言文《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乱:______________    (2)云:______________
(3)鞭: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而久B.求不得C.君子何D.井底
【小题3】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小题1】写出本段文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题2】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中“他”和“孩子”指的是
【小题3】上文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
A.场面描写 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小题4】文中加点的“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调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小题5】比较下面两哪种说法哪个好,为什么?
我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小题6】“哦,我才醒了。”和“我才睡熟了。”两个“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
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对不对?
【小题1】第1自然段运用    的修辞手法,讲了成才的四个条件: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小题2】给第2自然中的多音字注音。
藏( )在你家中的宝藏( )
【小题3】说一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对不对?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最傻的人成功了
1862年开学不久的一天,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番 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澡 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其实,科赫也不知道教授为什么让他抄写这些手稿,但他认为教授这样做应该有他的道理。但是,同学们都开始取笑科赫,他们叫他“最傻的人”。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着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学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写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处 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他意识到身为一位医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用来培养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科赫。
如果把科赫的经历和你周围的人相印证,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些成功者,并不一定是很聪明的人,但他们必定是傻傻地专注于同一事物从不动摇的人!
【小题1】用“\”把将括号中不合适的字划掉。
【小题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工作 (   )的心灵
(   )的精神 (   )的态度
【小题3】缩写句子。
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

【小题4】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些手稿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的原因是(   ).
A.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
B.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C.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
【小题5】你认为科赫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这种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    )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    )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    )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小题1】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写在下面。
①知道事情困难就应当后退。(    )
②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    )
【小题2】在括号里填上正确关联词。
【小题3】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小题4】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这种心态加以研究。“这种心态”指的是  
【小题5】你从上文中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在下面写一写。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五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篷之擀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小题1】为下面的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偃卧( ) 不瞬( )
以牦( ) 朔篷( )
【小题2】为下面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彀弓( ) A.拉开 B.张弓
②承 ( ) A.承接 B.由下向上看
③朔 ( ) A.北方 B.北风
【小题3】翻译句子。
①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②旬日之间,浸大也。
   
    
【小题4】按要求简答。
①文中表现甘蝇射箭技术高超的句子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②飞卫告诉纪昌学习射箭需要训练的两项基本功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③学习这个故事后你得到的启示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小题1】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秦青弗止(没有)    (  )
②响遏行云(阻止)    (  )
③乃谢求反(感谢)    (  )
④未穷青之技(到达终点)(  )
⑤学讴于秦青(唱歌)  (  )
【小题2】对“薛谭乃谢求反”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薛谭就感谢(秦青),请求(秦青)允许(他)返回(继续学习唱歌)。
B.薛谭就(春青)认错,请求(秦青)回去,(不再为他送行)。
C.薛谭就感谢(向秦青)认错,请求(秦青)回去,(继续教他唱歌)。
D.薛谭就(向秦青)认错,请求(秦青)允许(他)返回(继续学习唱歌)。
【小题3】薛谭中途停止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小题4】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秦青歌唱技艺高超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小题5】薛谭终身不敢言归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6】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小题1】解释词语。
① 时习:

② 说:

【小题2】这一则主要讲   的愉快,   的珍贵,   的修养。
【小题3】“不亦……乎?”相当于今天的_______句式,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_______的意思。
【小题4】对“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正确的是(    )
A.人们是不了解(情况),因而(他们)不会恼恨。
B.人们不知道,我不会恼恨。
C.人们不聪明,因而不会恼恨。
D.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孔子是_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盘盂(   )
(2)孰为汝多知乎?(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章,完成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问答题。
1.你怎样评价纪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必须练好基本功。你还有其它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