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最傻的人成功了
1862年开学不久的一天,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番 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澡 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其实,科赫也不知道教授为什么让他抄写这些手稿,但他认为教授这样做应该有他的道理。但是,同学们都开始取笑科赫,他们叫他“最傻的人”。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着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学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写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处 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他意识到身为一位医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用来培养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科赫。
如果把科赫的经历和你周围的人相印证,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些成功者,并不一定是很聪明的人,但他们必定是傻傻地专注于同一事物从不动摇的人!
【小题1】用“\”把将括号中不合适的字划掉。
【小题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工作 (   )的心灵
(   )的精神 (   )的态度
【小题3】缩写句子。
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

【小题4】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些手稿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的原因是(   ).
A.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
B.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C.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
【小题5】你认为科赫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08 04:4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

她叫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乘船的董颖吓坏了,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

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经过、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大舜”号被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出手时,一个巨浪已经将他卷入海底......

董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代了......

救生筏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生大哭。那个老人便安慰她:“不管结局如何,我都会尽全力帮助你,因为你还年轻,而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董颖止住了哭声,她也看到了海上亮色。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而那个给她力量的老人,转眼就消失在大海中…...

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她要将故事告诉所有的人。

【小题1】第一自然段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用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救生筏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情况的___。
【小题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