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三角形
- 三角形基础
- 全等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E为线段AC上一点(E点不和A、C两点重合),连接BE并延长BE,在BE的延长线上找一点D,使AD⊥CD,点F为线段AD上一点(F点不和A、D两点重合),连接CF,交BD于点G
(1)如图1,若AB=
,CD=1,F是线段AD的中点,求CF;
(2)如图2,若点E是线段AC中点,CF⊥BD,求证:CF+DE=BE.
(1)如图1,若AB=

(2)如图2,若点E是线段AC中点,CF⊥BD,求证:CF+DE=BE.

如图,正方形ABDE、CDFI、EFGH的面积分别为25、9、16,△AEH、△BDC、△GFI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___ .

合与实践﹣﹣探究图形中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及相关问题.
问题情境:
正方形ABCD中,点P是射线D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C作CE⊥AP于点E,点Q与点P关于点E对称,连接CQ,设∠DAP=α(0°<α<135°),∠QCE=β.
初步探究:
(1)如图1,为探究α与β的关系,勤思小组的同学画出了0°<α<45°时的情形,射线AP与边CD交于点F.他们得出此时α与β的关系是β=2α.借助这一结论可得当点Q恰好落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如图2)时,α= °,β= °;
深入探究:
(2)敏学小组的同学画出45°<α<90°时的图形如图3,射线AP与边BC交于点G.请猜想此时α与β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结论;
拓展延伸:
(3)请你借助图4进一步探究:①当90°<α<135°时,α与β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
②已知正方形边长为2,在点P运动过程中,当α=β时,PQ的长为 .
问题情境:
正方形ABCD中,点P是射线D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C作CE⊥AP于点E,点Q与点P关于点E对称,连接CQ,设∠DAP=α(0°<α<135°),∠QCE=β.
初步探究:
(1)如图1,为探究α与β的关系,勤思小组的同学画出了0°<α<45°时的情形,射线AP与边CD交于点F.他们得出此时α与β的关系是β=2α.借助这一结论可得当点Q恰好落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如图2)时,α= °,β= °;
深入探究:
(2)敏学小组的同学画出45°<α<90°时的图形如图3,射线AP与边BC交于点G.请猜想此时α与β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结论;
拓展延伸:
(3)请你借助图4进一步探究:①当90°<α<135°时,α与β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
②已知正方形边长为2,在点P运动过程中,当α=β时,PQ的长为 .

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
A.![]() (1)求证:△BCP≌△DCP; (2)求证:∠DPE=∠ABC; (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 度. |
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直线AP,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DE,其中DE交直线AP于点
A.![]() (1)依题意补全图1; (2)若∠PAB=20°,求∠ADF的度数; (3)如图2,若45°<∠P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AB,FE,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