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相交线及其所成的角
- 平行线及其判定
- 平行线的性质
- 三角形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AB∥CD,∠BAP=60°-α,∠APC=50°+2α,∠PCD=30°-α.则α为( )


A.10° | B.15° | C.20° | D.30° |
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1=∠2 | B.∠3=∠4 | C.∠5=∠B | D.∠B +∠BDC=180° |
已知如图,
,
,
,
.将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1)因为
(已知),所以
(____)
(2)因为
(已知),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
(已知),所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因为


(2)因为


(3)因为



已知直线
,直线
和直线
、
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
上一动点.

(1)如图,当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
,
,
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
(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
,
,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写理由.






(1)如图,当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



(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



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
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
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 |
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 )


A.∠2=70° | B.∠2=100° | C.∠2=110° | D.∠3=110° |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描述:①∠1和∠2互为对顶角;②∠1和∠2互为邻补角;③∠1=∠2;④∠1=∠3;⑤∠1+∠4=180°,其中正确的是_____.

完成下面的证明.
已知:如图,D是BC上任意一点,B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CF⊥AD,垂足为F.求证:∠1=∠2.

证明:∵BE⊥AD,
∴∠BED= ( ).
∵CF⊥AD,
∴∠CFD= .
∴∠BED=∠CFD.
∴BE∥CF( ).
∴∠1=∠2( ).
已知:如图,D是BC上任意一点,B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CF⊥AD,垂足为F.求证:∠1=∠2.

证明:∵BE⊥AD,
∴∠BED= ( ).
∵CF⊥AD,
∴∠CFD= .
∴∠BED=∠CFD.
∴BE∥CF( ).
∴∠1=∠2( ).
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EDO与∠1互余.

(1)求证:ED∥AB;
(2)过点D画直线MN,使MN∥OC交AB于点N,若∠EDM=25°,补全图形,并求∠1的度数.

(1)求证:ED∥AB;
(2)过点D画直线MN,使MN∥OC交AB于点N,若∠EDM=25°,补全图形,并求∠1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