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⑵尊君在不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顾: ⑷下车引之引: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3)未若柳絮风起()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小题3】文中两个咏雪的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小题1】解释加点词。
然曰()(2)公大兄()
【小题2】翻译句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有人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
当前题号:3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中()(2)太丘去()
(3)去后至()(4)相而去()
【小题2】选出下面各句中“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友人惭,下车引之B.其邻人之父亦云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小题3】(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4】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做人道理?(至少写出两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日中()尊君在()
而去()元方入门不()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    
【小题3】友人知道自己错了,向元方示好,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妥当吗?请阐述理由。
当前题号:5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⑴撒盐空中差可  (_________) ⑵未若柳絮风起  (_________)   
⑶相而去 (_________) ⑷元方入门不    (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分别找出敬词(对别人的尊称)和谦词(对己称呼)各一个。
敬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觉得谢太傅更赞赏谁的才气?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6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线的字。
①去后 ②与人期行,相而去
③尊君在 ④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文中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文末“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友人已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 ,这样做过分吗?为什么?
    
  
当前题号:7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 ②尊君在不   不: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 委: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元方有哪些品质?
【小题4】“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元方入门不_________
(2)己之不如也_________
(3)思所以败之_________
(4)乃茅栗以往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语句。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小题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小题4】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风起________________
(3)相而去________________
(4)下车之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3】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小题4】元方对父亲朋友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