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②。

疾患以来,渐就③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④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⑤,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⑥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他人尚尔⑦,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⑧,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⑨。

——(选自陶渊明《与子俨①等疏》)

注释:①子俨:陶渊明共5子,子俨是其一。②羲皇上人:上古时代的人。③就:接近。④大分:寿命。⑤役柴水之劳:从事砍柴挑水的劳动。⑥若何”:怎么。⑦尔:那样。⑧卿佐:官名。⑨没齿:终身。
【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吾 少 学 琴 书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然忘食
②非宁静无以
以修身
④四海兄弟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小题4】“静”字甲文中多次反复出现。请结合语句,说说你对“静”的理解。
【小题5】甲、乙两文都是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嘱托,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6 09:4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意思。
(1)余一小舟(_______)
(2)上下白(________)
(3)是金陵人,此(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清幽、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做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地正面描写。
D.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