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诫子书》
诸葛亮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吕氏春秋》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A.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
B.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修养 |
C.孙叔敖疾 疾:疾病 |
D.王数封我矣 数:多次(或屡次) |
A.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B.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C.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D.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
B.《诫子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燥。 |
C."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不受;他教导儿子,让儿子接受利地。 |
D.乙文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远见,做人不可贪心不足,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