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王湾(693-751)
-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常建(708-?)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卢纶(739-799年)
- 李益(750-830)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其他隋唐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诗歌中画横线的句子。【小题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实际是以乐景写哀情。 |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
C.“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跳跃,表现诗人徘徊苦闷的心境。 |
D.“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对上述有关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
B.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
C.七、八句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
D.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1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2几时?安能蹀躞3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昵?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昵。【小题1】“行路难”是乐府古题,鲍照先写了十八首《拟行路难》。李白从鲍照的创作中,受到影响和启迪,也写了三首《行路难》。请你阅读以上两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李诗和鲍诗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伤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懑之情。 |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出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下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
C.“拔剑击柱长叹息”与“拔剑四顾心茫然”都是通过“拔剑”的动作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心情,前者“击柱”“长叹息”显得焦躁悲观,后者只是“四顾”显得平静积极。 |
D.变五言“对案不能食”为七言“停杯投箸不能食”,增加“停杯”和“投箸”两个动作细节,来写“不能食”,来写美味佳酿都无法下咽,更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小题2】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大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 |
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急促跳跃,这是诗人在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的迷茫与求索。 |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用自信的话语道出自己已经得到朝廷任用的欣喜之情。 |
D.全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慼一波三折,通过层层叠叠的感情变化,表现诗人苦闷、惘怅、徘徊、昂扬等情绪,只有极强的感染力。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
(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小题1】对(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故事,是事典,表明理想仍在。 |
C.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
D.全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与友人惜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金樽”“玉盘”“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三个词语的夸张上。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行路难》是 ① 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 ② 诗,表现出诗人的 ③ 。
A.①唐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
B.①唐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
C.①宋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
D.①宋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
(例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小题3】本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