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下列诗句,其中描写暮春景色的一句是:
A.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D.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2)指出《钱塘湖春行》一诗押的什么的?并围绕本诗中一句对仗句做简单赏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孤山寺”“贾亭”交代春行路线,“初平”“低”将湖、岸、云巧妙连在一起。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春天的禽鸟,“几处”说明数量少,与“早莺”的“早”相照应。
C.颈联中的“乱”“迷”传神地写出春花的特点、游人的感受,“渐”“才”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
D.尾联中的“行不足”指作者因体力不支,走不到湖东尽头,只好在白沙堤旁的杨柳下歇息。
(2)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为人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的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是诗人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时写的,全诗流露出诗人春风得意之情。
B.首联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景,描绘了诗人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时看到的早春山光水色。
C.“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初春生机盎然的特点;“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D.“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行不足”委婉含蓄地点明诗人余兴未阑,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题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呈现的美好景象。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卖炭翁》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叙事诗通过卖炭翁被剥削、压迫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感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因此卖炭翁埋怨天气寒冷;诗人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C.诗歌第二节中连用“手把”“口称”回”“叱”“牵”一连串动词,将“宫使”仗势欺人、凶残霸道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D.诗人在结尾没有直接议论抒情,将其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因此更深沉含蓄,令人深思回味。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叙事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诗人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腻的描绘,使人们从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表现了宫使的巧取豪夺。
D.“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尽在其中。
【小题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上衣裳口中食”反映出卖炭翁辛苦劳作仅仅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所需。
B.“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运炭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C.“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想要反抗而不能的软弱性格。
D.本诗以叙事结尾,与直接议论相比,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思索空间。
【小题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  营:
(2)系向牛头充炭  直: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卖炭翁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________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全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甲)(乙)两诗,完成小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小题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早春寄王汉阳》首联中“访”字的妙处。
【小题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争”“啄”二字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画面;“渐欲”“才能”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西湖早春气象。
B.《早春寄王汉阳》“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而用“黄金色”,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喜悦之情所得。
C.《钱塘湖春行》尾联直抒胸臆,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早春寄王汉阳》后两联“空断肠”“醉壶觞”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的无奈、伤感之情。
D.《钱塘湖春行》紧扣“春行”写出了早春游湖所见、所感;《早春寄王汉阳》前两联围绕“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特有的气息。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