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这首诗时,可结合语意停顿,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诗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古人尊右卑左,所有把降职称为左迁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偏远艰难,要通过重读传达出诗人的悲伤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
【小题2】请结合意象扬花、子规的含义,说说你朗读“杨花落尽子规啼”时,整个句子在声音轻重、语速的缓急上,会作何选择?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谈,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小题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小题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 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A.“扬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时令,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
B.“春酒相携就竹丛”描绘的是作者与朋友们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情景,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放松的感觉。
C.(甲)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乙)诗中“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
D.两诗中的“愁”都是贬谪后的愁绪,但(乙)诗中王昌龄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全诗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__季节的一种______气氛。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