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 王湾(693-75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常建(708-?)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卢纶(739-799年)
- 李益(750-830)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其他隋唐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对偶点题,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诗人在他乡的漂泊羁旅之情。 |
B.颔联运用对偶,通过一幅幅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大景表现出来。 |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揭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
D.尾联巧用反问,用“归雁传书”的故事抒发思念家乡的喜悦之情。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风正一帆悬”一句中,“正”字写出了冬末春初一帆风顺的航程,此处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泊舟北固山下有感而作此诗,诗题“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
B.首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客路”“行舟”暗含着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
C.颈联妙在“生”和“入”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了新旧变化的规律。 |
D.全诗写景逼真,抒情真挚,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
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 |
B.首联中“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点出了诗人的“旅人”身份。 |
C.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涨潮水面开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壮阔景象。 |
D.尾联借助奇特的想象蕴含着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请对“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一句进行简要赏析。【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要求答题。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说它广为传诵的原因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 诗(体裁),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说它广为传诵的原因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将存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首联中的“__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羁旅之情。【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叙事,写诗人乘船时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客路”“行舟”点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青山”“绿水”则点出季节为春末夏初。 |
B.颔联描绘了开阔的江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的景象。“正”和“悬”相互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意境十分开阔。 |
C.颈联的“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日”“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更替,蕴含自然理趣。 |
D.本诗描绘了停泊所见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广阔胸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羁旅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小题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游子思乡诗?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请发挥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示的画面。【小题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游子思乡诗?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人们经常引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形容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你认为这样引用恰当吗?请说明理由。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
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飘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
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 |
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