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小题1】赏析“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一夜”和“尽”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小题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所营造的意境。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突出了大漠和月亮的白光一片,寒气逼人,体现了边塞的辽阔、苦寒。
B.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和苦寒,为后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感情基调。
C.“尽”字笼括所有征人,“望”字照应“吹芦管”,征人原已思乡,现在又听到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的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望”字照应“不知何处”。
D.一、二两句绘色,三句传声,四句状形,把诗中的景象、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小题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
B.《夜上受降城闻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C.《春夜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了自己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发的感触。
D.《春夜闻笛》第一句写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小题2】两诗均写到闻笛,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试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征人“一夜尽望乡”的期盼,诸葛亮诫子的殷切期待,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亲人和亲情的重量。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受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___)
(2)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回乐烽前沙雪    白雪纷纷何所B.一夜征人望乡    骨已
C.年与驰  学而习之D.与日去  暇甚
【小题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小题4】请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夜上受降城闻笛》通过写征人的______________,表现了征人的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感人肺腑。《诫子书》中,作者概括了自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表达了对后代寄予的志存高远的厚望。

当前题号:4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