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王湾(693-751)
-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常建(708-?)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卢纶(739-799年)
- 李益(750-830)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其他隋唐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注释)①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②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③池台:池苑楼台。④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⑤徂(cú)徕(lá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小题1】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是五律,为八句四联,其第二联称颈联,第三联称颔联,要求对仗。 |
B.“秋波落泗水”一句,以秋波明净、泗水长流,象征友谊纯洁深长,堪称巧妙。 |
C.“蓬”是一种枯后断根的草,风吹则飞转无定,因此古诗中常将其比喻漂泊的游子。 |
D.“李白斗酒诗百篇”,诗仙亦称“酒中仙”,乙诗始以“醉别”,终于“尽杯”,可为佐证。 |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_____________(题材),作者在颈联中巧妙的借用浮云和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小题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的表达效果。
【小题3】发挥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诗中体现诗人对离别既洒脱又恋恋不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请你对“浮云游子意”的“浮云”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诗中的“孤蓬”喻指【小题2】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
B.第三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的洒脱豪迈。 |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路有此寄
李白
杨花满尽子规帝,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小题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小题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第一句写景有哪些作用?(2)“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看似平淡,实则含义丰富,感情真挚。请简要分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小题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李白奉诏入京,担仼翰林供奉。他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被撵出了长安。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这首诗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小题1】后人评价李白在本诗中抒发的情怀:“虽悲愤却不乏豪迈,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请结合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小题2】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D.怀旧空昑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苦闷。 |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地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