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声音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 透镜和视觉
- 透镜及其分类
-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凸透镜的汇聚作用
-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 树立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上的a 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 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A.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 B.凸透镜位于a点右侧 |
C.蜡烛在b点时,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 | D.凸透镜位于b点左侧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第 2 次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1 次所成的像。
(2)请补充表格中的数据。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 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同”或“异”)侧。
焦距/cm | 次数 | 物距 | 像距/cm | 像的性质 | ||
虚实 | 大小 | 倒正 | ||||
f=_______ | 1 | 45 | 13 | 实像 | 缩小 | 倒立 |
2 | 20 | 20 | … | … | … | |
3 | a= | 45 | … | … | … |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第 2 次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1 次所成的像。
(2)请补充表格中的数据。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 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同”或“异”)侧。
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某人站在镜头前,屏幕上只显示人脸的一部分,若要在屏幕上显示他完整的人脸,他应离镜头____(填“远”或“近”)些。

2017年4月21日,首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分时租车品牌“GOfun出行”正式登陆宁波。市民租借共享汽车时需通过手机拍照审核,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汽车牌照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选填“>2f”“=2f”“<2f”),此时手机中所成像的性质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
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
其中正确的是( )
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距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
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物距(厘米) | 10 | 15 | 20 | 30 |
像距(厘米) | 40 | 30 | 20 | 15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
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


A.移到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
B.移到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
C.移到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1。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_____凸透镜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二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后,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3)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若不全面请提出你的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_____凸透镜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二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后,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3)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若不全面请提出你的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