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6个透明的玻璃元件,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图2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_________(选填“图1”或“图2”)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___.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________cm,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选填字母).
A.f<15cmB.15cm<f<20cmC.f>30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图的方框中画一个合适的透镜.
(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上。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焦距。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_________)
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u/cm
14
16
18
20
22
24
26
像距v/cm
35
27
22
20
18
17
16
 
(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_______。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图中画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序号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cm)
像的特点
1
20.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0

 

(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________的成像情况.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凸透镜对红外线的会聚能力比可见光弱,故同一透镜在红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射入时长。有一种感光胶片叫红外线胶片,它对可见光不敏感,而红外线却能使它感光。这种胶片可用普通相机进行红外摄影。现有一幅书上的图片用普通胶片摄影时刚好成等大的像,现换成红外线胶片,若仍要成等大的像,则应该(  )
A.增大物距,增加暗箱长度B.减小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C.减小物距,增加暗箱长度D.增大物距,缩短暗箱长度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的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选填“近”或“远”)视眼眼球。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f、f的大小关系为(  )
A.f>f>fB.f>f>f
C.f>f>fD.f>f>f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