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色音调B.音色响度C.音调   响度D.音色   音调   响度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2


钢丝
10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建设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工程毗邻的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出去了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2)如图乙,两只音叉完全相同,敲击右边的音叉,我们却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不断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3)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________(“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是依据乐器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单位:米)
空气(15℃)
340
软木
50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煤油(25℃)
1324
铁(棒)
5200
纯水(25℃)
1497
大理石
3810
海水(25℃)
1531
铝(棒)
5000
 
从上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⑴_____
⑵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医学上,可用来粉碎胆结石的物质是(  )
A.电磁波B.红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