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 300 ℃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气体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气体液化了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的大小对流体的压强有影响”的是(  )
A.如图①: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B.如图②:用吸管吸饮料
C.如图③:吹气时纸片向下凹
D.如图④:吹气时A管中水面向上升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球液面下降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B.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C.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为吸盘的两种用法,已知甲、乙两种用法中,所挂的重物都达到了吸盘能承受的最大值,则(  )
A.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重物的重力
B.乙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重物的重力的一半
C.利用甲,可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可粗测大气压的值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水杯倒置水没流出B.用滴管吸取药液
C.用吸盘挂钩挂物品D.乳牛自动喂水器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C.稍微下降一些 D.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先将气球放入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瓶口(如图A),向球内吹气,气球变大(如图B),用瓶塞塞住底端的瓶口(如图C),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吹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一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0到10毫升刻度线的距离为8厘米。小明先把活塞推到底,再把注射器出药水的小孔封住,则他匀速拉出活塞时所用的力约为()
A.1.25牛B.12.5牛C.125牛D.1250牛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市开发区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中E为圆形吸盘,其面积为120cm2,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0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提升2m,在此过程中,g取10N/kg求:

(1)为什么抽气后吸盘能吸住玻璃?_____________    
(2)吸盘内压强为多大时恰能吸起这块玻璃(大气压强取1×105pa)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