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边的器材“测物质的密度”。小宇同学用均匀木杆和支架自制了一架天平,并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制成滴管代替砝码。

(1)为了使滴出的每一滴水滴大小相等,要保持滴管口处的压强恒定,则图甲中与大气相通的管安装符合要求的是_____(填字母)。
(2)现要测一小矿石的密度,小宇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在自制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杯子,调节两边的调平旋钮,使之水平平衡。将待测矿石放入左边的纸杯中,用自制的滴管向右盘的杯中滴水,使天平刚好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水的滴数为50滴。
②取出小矿石,在两杯中均加入适量的水,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水平平衡。用细线系住矿石使其浸没在左边杯中(不触底),再用滴管在右边杯中滴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记录下水的滴数为20滴,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出矿石的_____,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杰家的压力锅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 24cm 压力锅”的字样,其中 24cm为锅盖直径。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 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 7mm2。求:(g 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 1 标准大气压取 1×105Pa)(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______________
(2)锅盖至少要能承受多大的力才能保证安全?______________
(3)设锅内压强每增加 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 1 0C,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反应的不是同一个科学道理的是(  )
A.用吸尘器清洁地面
B.嘴巴对着瓶口吸气,瓶子会贴在嘴巴上
C.用高压锅煮食物,食物熟得快
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甲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此温度计周围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王同学据此性质也制成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丙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17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如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装水的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环境温度升高,吸管内水面会降低,刻度上小下大
B.这个实验用到了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大,所以用比热更小的煤油效果会更好
C.增大A瓶的体积,减小B的直径可以使水柱变化更加明显
D.A内的气体和B中的水都会热胀冷缩,所以只能比较粗略地测量温度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用推或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往右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探究──教材研究:

阅读科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
许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气压还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吃不上,就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实验:烧瓶中的水沸腾(图a)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换用其他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
A.分析归纳;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理论推导;
A.实验研究;B.得出结论。
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四个有用的步骤是_____(步骤用英文字母表示)。
(2)问题探究
如果教材把图b改装成图c的装置,继续加热.待水沸腾后注射器才与胶管连接,并把注射器的活塞往里推,增大气压.这时在正常情况下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一会儿,水又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教材没有这样改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应用
某制药厂在制药时,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生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必须保持不超过8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建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  
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

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帕斯卡
所有亚里斯多德学派、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波义耳
所有亚里斯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____。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オ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