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礼让斑马线”为主题的文明出行活动,是2018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也是全国其文明城市的重要测评内容。
(1)驾驶员观察路况时,有光线经过了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并成像于视网膜上,其中的角膜和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看到有行人过斑马线,驾驶员踩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开始下降,说明力能_______;此后汽车还能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_。
(1)驾驶员观察路况时,有光线经过了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并成像于视网膜上,其中的角膜和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看到有行人过斑马线,驾驶员踩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开始下降,说明力能_______;此后汽车还能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_。
丰田“刹车门”事件让小明对刹车时的情景有了更多的思考。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
A.一辆车在下坡时若刹车失灵,在不增加动力的情况下,此车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
B.有人错把油门当刹车踩,会导致汽车的惯性变大 |
C.司机看到意外时刹车,反射活动的途径是:眼睛→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腿部肌肉 |
D.万一下坡时刹车失灵可试图将车一侧靠着山体摩擦产生阻力而减速,这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
去年爆出的丰田“刹车门”事件让小明对刹车时的情景有了更多的思考。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A.一辆车在下坡时若刹车失灵,在不增加动力的情况下,此车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
B.有人错把油门当刹车踩,会导致汽车的惯性变大 |
C.司机看到意外时刹车,反射活动的途径是:眼睛→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腿部肌肉 |
D.万一下坡时刹车失灵可试图将车一侧靠着山体摩擦产生阻力而减速,这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
小明在体育中考模拟测试中,进行了跳绳、投实心球、1000 米等项目。

(1)小明用力投掷实心球,球离手后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_____。
(2)跳绳时,小明先从地面向上起跳,写出起跳时他所受到的两个力及其大小关系(忽略空气阻力):_____。
(3)在 1000 米测试中,小明摔倒擦伤了膝盖。结合人体反射活动示意图(如图),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小明“擦伤膝盖后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_____。

(1)小明用力投掷实心球,球离手后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_____。
(2)跳绳时,小明先从地面向上起跳,写出起跳时他所受到的两个力及其大小关系(忽略空气阻力):_____。
(3)在 1000 米测试中,小明摔倒擦伤了膝盖。结合人体反射活动示意图(如图),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小明“擦伤膝盖后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_____。
电瓶车因使用方便受到嘉兴市民喜爱。但随着电动车数量增加,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我市启动了“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进行集中整治电动车统一行动。
(1)酒后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会承担和酒后驾驶机动车一样的法律责任。酒后不能开车主要是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 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其具有调节人体平衡的作用。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2H6O,请列式计算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我市规定,驾驶电动车最多载一名未满12周岁的小孩。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同时驾乘电动车,必须佩带安全头盔。
(3)小红妈妈一天骑电动车下班,从公司匀速回家,刚到家发现当晚要完成的文稿忘记在公司,于是马上以更快的速度匀速原路返回公司。在这一情景中,速度和时间的函数图象(不考虑图象端点情况)大致是_________。
(4)伦伦自称为“老司机”。伦伦在马路上驾驶电动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骑行时,电动机实际功率为180W,此时,电动车骑行时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________
(1)酒后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会承担和酒后驾驶机动车一样的法律责任。酒后不能开车主要是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 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其具有调节人体平衡的作用。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2H6O,请列式计算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我市规定,驾驶电动车最多载一名未满12周岁的小孩。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同时驾乘电动车,必须佩带安全头盔。
(3)小红妈妈一天骑电动车下班,从公司匀速回家,刚到家发现当晚要完成的文稿忘记在公司,于是马上以更快的速度匀速原路返回公司。在这一情景中,速度和时间的函数图象(不考虑图象端点情况)大致是_________。
A. ![]() ![]() | B. ![]() ![]() | C. ![]() ![]() | D. ![]() |
举世瞩目的G20峰会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召开,给了杭州人民一个天赐的小长假,人们抓住机会纷纷外出旅游。小军一家自驾到舟山去游玩,路上爸爸提醒小军系上安全带,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到了舟山他们坐船出海不但欣赏了美景也捕获了很多海鲜,同时也收获了无穷的乐趣。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体积越小,惯性越小
C、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2)汽车紧急刹车人向前冲时,人对安全带有作用力,同时___也有作用力,理由是____。
(3)船能漂在水上而不沉下去是因为船受到___力,海鲫鱼属于真核生物的原因是有____。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体积越小,惯性越小
C、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2)汽车紧急刹车人向前冲时,人对安全带有作用力,同时___也有作用力,理由是____。
(3)船能漂在水上而不沉下去是因为船受到___力,海鲫鱼属于真核生物的原因是有____。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0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
(1)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__________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1)实验中应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__________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滑块质量/g | 200 | 250 | 300 | 350 |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m | 0.651 | 0.651 | 0.651 | 0.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