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CuO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已知实验中CuO样品的质量为15g,样品中CuO反应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U形管中干燥剂足量且吸收完全,该小组经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反应前
反应后
①B装置的质量/g
45.5
43.9
②C装置的质量/g
100.5
103.2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H2
B.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C.完全反应后B中减少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D.选用第①组数据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用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2)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完全反应):①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缩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后,硫酸铜粉末出现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气体中(   )
A.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氢气,还含有水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
B.一定含有水、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二氧化碳
C.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氢气
D.一定含有水、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作出假设)假设1:只有CO
假设2:只有CO2
假设3:有CO和CO2
(设计实验)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探究)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2)小明观察到________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3)小科和小妍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现象证明假设2不成立。请将他们的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小科:D中的氧化铜粉末变红色;
小妍:________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假设3成立。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___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推测甲酸的状态,根据你的推测从图甲装置中选择_____(填字母)装置对甲酸进行加热。为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H2O、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戊B.甲→丙→乙→戊→丁
C.乙→甲→戊→丙→甲→丁D.乙→甲→丙→戊→乙→丁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等气体。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已知:CH4+4CuO4Cu+CO2+2H2O)

(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对实验造成干扰,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___(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_____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6)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结论:
装置
实验现象/数据
实验结论
A
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
B
无明显现象
C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
装置D增重3.6g
E
装置E增重4.4g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 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 K 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 A 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 A 冷却到室温后关闭 K,实验测得装置 A 中固体质量减少了 ag,装置 B 中液体质量增加了 bg。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 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 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 B 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 a________b(填“>”“=”或“<”);   
(4)D 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最好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下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________色。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