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300 克,需要水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a)%
B.t℃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g加水稀释至2Wg,则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a/(100+a)%
C.t℃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agA的溶质
D.t℃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0.5Wg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15
25
50

15
20
30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g。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室温下,一杯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温度不变),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溶剂质量减小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医生说: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多发时期,在发病初期可采用浓盐水医治。回到家里,小明便往水中加一定量的食盐充分搅拌,如果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在此温度下,他配制的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6%B.26.5%C.36.5%D.无法确定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物质
 
0℃
 
10℃
 
20℃
 
30℃
A
3
5
10
20
B
6
8
10
15
C
15
8
5
4
 
A.10℃时,A、B和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30℃时,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C.将10℃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变为不饱和溶液
D.30℃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并将一塑料块放入这一溶液中,塑料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经过t 分钟,观察到底部剩余的晶体变少了,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此时塑料块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如何变化?_________(不考虑水温的变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
B.40℃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将40℃时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成不饱和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80 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里含有NaNO3多少克?在这种NaNO3溶液中加入20 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多少?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