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工厂在装配一件设备时,不小心把一个用镁合金制造的精密空心小球掉到一个又深、又小的坚固的水泥小洞中,用各种工具都取不出来,有人提出往小洞中倒入硝酸钾溶液使小球浮起的方法。现有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注:溶质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已知该小球的密度为 1.64g/cm3 理论上硝酸钾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_____℃以上。
(2)在以上计算所得的最低温度时,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若小洞的容积为 4000mL,要配制 4000mL 上述饱和溶液,理论上至少需要溶质_____g。
物质 | 溶解度/g | ||||
20℃ | 40℃ | 60℃ | 80℃ | 100℃ | |
硝酸钾 | 31.6 | 64.0 | 110.0 | 169.0 | 246.0 |
氯化钾 | 34.0 | 40.0 | 45.0 | 51.1 | 56.7 |
(1)已知该小球的密度为 1.64g/cm3 理论上硝酸钾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_____℃以上。
(2)在以上计算所得的最低温度时,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若小洞的容积为 4000mL,要配制 4000mL 上述饱和溶液,理论上至少需要溶质_____g。
如图的曲线反应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达到饱和时其浓度情况。已知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现有一份该物质在 t1℃时形成的饱和溶液,其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用 M 表示。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升温 10℃后,M 向右平移 |
B.加入溶质(假设温度不变)时,M 点向上平移 |
C.降温 10℃后,M 点沿曲线向左下移 |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不变)时,M 点不动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A.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3.3% |
B.20℃时,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8g |
C.6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剂水 |
D.80℃时,将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59g |
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并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
(1)经过
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2)经过
分钟后,才发现木块下沉,请在图乙中画出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_____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克) | 35.7 | 35.8 | 36 | 36.6 | 36.6 |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并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
(1)经过

(2)经过

_____
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按照图中规律,20℃时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克,X的数值是_____。

近几年,甲型H1NI型流感日趋严重,并出现了许多变种,有人感染H7N9病毒现已治愈。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菜场空气消毒。政府采用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沈艳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求: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____克。
(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请计算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____(保留1位小数)
(3)我校欲配制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80% |
密度 | 1.2克/厘米3 |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
求: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____克。
(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请计算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____(保留1位小数)
(3)我校欲配制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____(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继续加入氯化钠晶体,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 | B.先变小后不变 | C.一直变大 | D.先变大后不变 |
甲、乙两位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g某溶液分别做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晶体1.2g(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g。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1% | B.17.4% | C.22.2% | D.36.1% |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找如图所示.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X>Y>Z | B.Y>Z>X |
C.Z>Y>X | D.X=Y>Z |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
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为了中和造纸厂废水中的NaOH,需要10千克9.8%的稀硫酸,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需要水的体积是多少 ?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
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为了中和造纸厂废水中的NaOH,需要10千克9.8%的稀硫酸,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需要水的体积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