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 水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有关。
(2)通过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1)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有关。
(2)通过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 D.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
下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氯化铵溶解度/g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氯化钠溶解度/g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A.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
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 |
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 |
D.50℃时,配制100克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克固体 |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会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
C.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 |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
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________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________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现要配置5%的盐水200克,则应称取食盐____克。若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该如何处理?____

A.取出一些食盐 B.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一位同学最后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____
A.食盐中含有杂质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残留
(3)现准备将这些盐水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多少水?(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

(1)现要配置5%的盐水200克,则应称取食盐____克。若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该如何处理?____

A.取出一些食盐 B.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一位同学最后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____
A.食盐中含有杂质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残留
A.砝码生锈 | B.食盐还未溶解完 |
小科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有两种混合物需要分离,请你帮助他选择合适的分离装置,选用下列装置的字母并写出名称:
(1)水中混有难溶性的氢氧化铜,选用__________。
(2)从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选用__________。
(1)水中混有难溶性的氢氧化铜,选用__________。
(2)从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选用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
(2)固体2的质量是______g
(3)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多选).
(4)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2中___(填“甲”或“乙”)装置
(5)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写一点).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
(2)固体2的质量是______g
(3)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多选).
A.提高实验效率 |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 C.节约能源 |
(5)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写一点).
不法商贩常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自来水在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面甲乙两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对此有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上述物质中只有B、E属于单质 | B.物质C的水溶液呈酸性 |
C.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D.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鉴别自来水与纯净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