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
2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
3
℃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将乙的溶液由t
3
℃降低到t
2
℃,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22 03:3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25克、25克NaNO
3
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下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
3
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
同类题2
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A.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
D.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同类题3
如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则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的是()
A.不断搅拌
B.加热
C.将固体粉碎
D.加溶剂
同类题4
现有一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密封),当温度变化时,该溶液()
A.变成不饱和溶液,或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
B.变成不饱和溶液
C.仍为饱和溶液
D.析出晶体后变成不饱和溶液
同类题5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由水作溶剂形成的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析出食盐晶体
C.将KC1、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既不放出热量,又不吸收热量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