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种子的结构
- + 种子的萌发
- 芽的发育
- 花的结构
-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胚芽发育成 。
(2)菜豆种子萌发时,子叶是否出土?在播种深度方面,应注意什么?

(1)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胚芽发育成 。
(2)菜豆种子萌发时,子叶是否出土?在播种深度方面,应注意什么?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五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 ,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 ,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
(2)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 号。1号与4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 ,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 ,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
(2)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 号。1号与4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
甲、乙两组菜豆种子分别置于下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种子萌发,而乙组种子不萌发。乙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缺乏()


A.适宜的温度 |
B.适宜的光照 |
C.充足的空气 |
D.充足的CO2 |
下图为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对比示意图,烧杯内盛的是清水,玻璃棒上有三颗干燥的种子(三颗种子的生命活力是相似的)在一定的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看到:

(1)甲种子 ,原因是 。
(2)乙种子 ,原因是 。
(3)丙种子 ,原因是 。

(1)甲种子 ,原因是 。
(2)乙种子 ,原因是 。
(3)丙种子 ,原因是 。
土壤中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逐渐萌发,胚芽在出土前将逐渐 (填“向上”或“向下”)生长,其内部的有机物含量将逐渐 。所以农业生产中种子埋植的深度应适宜。
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 )
组别 | 子叶处理 | 株高/cm | 主根长度/cm | 须根 | 叶片数 |
a组 | 保留两片 | 10.1 | 18.25 | 发达 | 26 |
b组 | 保留一片 | 7.2 | 14 | 较发达 | 19 |
c组 | 去除两片 | 0.8 | 3.8 | 极少 | 9 |
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 )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需的结构 |
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 |
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计划: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实验装 置编号 | 放入种子的数量 | 提供的环境条件 | |||
光照 | 水分 | 温度 | 空气 | ||
1 | 10粒 | 有光 | 适量 | 20℃ | 充足 |
2 | 10粒 | 无光 | 适量 | 20℃ | 充足 |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A.光照 |
B.适量的水分 |
C.适宜的温度 |
D.充足的空气 |
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 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 ,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
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 。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 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 ,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
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