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种子的结构
- + 种子的萌发
- 芽的发育
- 花的结构
-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莴苣(如图)含有多种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1)莴苣中某些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含量。
(2)将新鲜莴苣密封在保鲜袋中,一段时间后,保鲜袋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来自莴苣的哪项生命活动?________ 。
(3)莴苣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为研究光照情况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选用500粒饱满的莴苣种子,平均分成五组,在黑暗环境中吸足水后,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要使首种子的萌发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况是________。

(1)莴苣中某些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含量。
(2)将新鲜莴苣密封在保鲜袋中,一段时间后,保鲜袋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来自莴苣的哪项生命活动?________ 。
(3)莴苣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为研究光照情况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选用500粒饱满的莴苣种子,平均分成五组,在黑暗环境中吸足水后,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要使首种子的萌发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况是________。
我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做了“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四个培养血中分别放等量的餐巾纸,再放入相同数量的菜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几天后记录萌发情况如下:
(1)设置 2 号培养血的作用是________;
(2)3 号培养血与2号培养血比,变量为________;3号培养血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外界条件。
培养血 | 种子所处环境 | 实验结果 |
1 号 | 干燥的餐巾纸,置于 25℃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2 号 | 潮湿的餐巾纸,置于 25℃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3 号 | 潮湿的餐巾纸,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
4 号 | 餐巾纸和种子全部浸泡在水中,置于 25℃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设置 2 号培养血的作用是________;
(2)3 号培养血与2号培养血比,变量为________;3号培养血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外界条件。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A,B和C),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B中的种子萌发。

(1)比较A和B装置,可以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仅比较A装置和C装置能否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
(2)我们知道:种子埋在泥土里能发芽。如果把C装置中的不透光箱取走,种子能不能萌发?并说明你的理由 。
(3)C装置实验中设计的油层主要作用是什么?( )
A、反射阳光,使C装置内温度较低
B、防止水分蒸发
C、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
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水中

(1)比较A和B装置,可以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仅比较A装置和C装置能否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
(2)我们知道:种子埋在泥土里能发芽。如果把C装置中的不透光箱取走,种子能不能萌发?并说明你的理由 。
(3)C装置实验中设计的油层主要作用是什么?( )
A、反射阳光,使C装置内温度较低
B、防止水分蒸发
C、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
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水中
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探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表所示。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厘米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可知,幼苗出土后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________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组 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种植深度 | 6厘米 | 11厘米 | 18厘米 | 25厘米 |
未出土幼苗 生长状况 | 1棵种子 未萌发 | / | 幼苗略有 萎缩现象 | 幼苗萎缩 现象较明显 |
幼苗子叶大小 | 较大 | 较小 | 只有痕迹 | 只有痕迹 |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厘米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可知,幼苗出土后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________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新的问题:“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前进行的对话,对这段对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乙同学提出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的假设 |
B.有光和无光是该探究实验控制的变量 |
C.实验中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有生命活力的胚 |
D.实验中需给种子提供适量的水、无机盐和空气三个必需的外界条件 |
种子的萌发受多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表是南南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4组实验:将8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4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4个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东东向南南建议:用8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4等份进行实验即可.但是南南并没有采纳东东的建议,原因是___。
(2)A、D两个装置中,都有1~2粒种子未能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3)综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组别 | A | B | C | D |
场所 | 光下 | 光下 | 光下 | 黑暗处 |
温度 | 25℃ | 25℃ | 0℃ | 25℃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种子发芽情况 | 19粒 | 0粒 | 0粒 | 18粒 |
(1)东东向南南建议:用8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4等份进行实验即可.但是南南并没有采纳东东的建议,原因是___。
(2)A、D两个装置中,都有1~2粒种子未能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3)综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英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
(1)实验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_____;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_____。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温度/℃ | 25 | 25 | 0 | 25 |
泥土干湿度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浸没在水中 |
空气 | 充足 | 充足 | 充足 | 不充足 |
种子发芽数(粒) | 0 | 19 | 0 | 1 |
(1)实验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_____;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_____。
小晨同学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四个培养血中分别放等量的餐巾纸,再放入相同较多数量的菜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几天后记录萌发情况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培养血 | 种子所处环境 | 实验结果 |
1 号 | 干燥的餐巾纸,置于 25℃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2 号 | 潮湿的餐巾纸,置于 25℃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3 号 | 餐巾纸和种子全部浸泡在水中,置于 25℃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 |
B.其中 2 号培养皿是作为实验组,用来和 1 号和 3 号对照组进行对照的 |
C.小晨同学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较多数量的种子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 |
D.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菜豆种子最适萌发的温度是 25℃ |
如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4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
(3)在上述五个实验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_
(4)如果只探究光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___________
(5)你能预测哪些烧杯中的种子将会发芽吗?___________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4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
(3)在上述五个实验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_
(4)如果只探究光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___________
(5)你能预测哪些烧杯中的种子将会发芽吗?___________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的现象经常发生,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怎样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80 mL、60 mL、40 mL、20 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5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组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 ,将5个组同时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⑤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下表所示。
(1)兴趣小组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
(2)请将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___________
(3)在坐标图内完善4、5组实验结果的柱形图_____。
(4)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_______作用越强。
(5)为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选用10粒而不是1粒种子外,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_______实验。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80 mL、60 mL、40 mL、20 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5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组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 ,将5个组同时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⑤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下表所示。
组号 | 1 | 2 | 3 | 4 | 5 |
种子发芽率 | 90% | 60% | 50% | 30% | 10% |
(1)兴趣小组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
(2)请将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___________
(3)在坐标图内完善4、5组实验结果的柱形图_____。
(4)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_______作用越强。
(5)为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选用10粒而不是1粒种子外,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_______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