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细菌
- 真菌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病毒
-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遗传与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国内出现“炭疽”的传染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叫炭疽杆菌的生物,已知这种生物仅有一个细胞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属于哪一类生物()
A.动物 | B.植物 |
C.真菌 | D.细菌 |
和大多数 是自然界里体型微小的两类生物,这两类生物的绝大多数体内不含 ,不能自己制造 ,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命。灰指甲和脚湿气是由 引起的。
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细菌培养基(由一些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组成)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h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处理 方法 | 接种 细菌 | 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 | 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 | 接种细菌,全表面被醋覆盖 | 接种细菌 | 无接种细菌 |
温度 | 40℃ | 40℃ | 40℃ | 40℃ | 0℃ | 40℃ |
观察 结果 | 全表面呈浑浊 | 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 | 全表面呈浑浊 | 全表面清晰 | 全表面清晰 | 全表面清晰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编号a与f比较可知,有细菌则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 |
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 |
C.将编号e和f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 |
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h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混浊 |
微生物的代谢具有多样性,根据环境变化可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发酵)来获取能量。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类的微生物,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它也是常用的实验材料。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锥形瓶A(规格500mL)和锥形瓶B(规格500mL)中,分别向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装置如下图。
实验操作要点:甲装置间隔一段时间通入适量空气;乙装置的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将实验装置放入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1)甲实验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的作用是 。
(2)乙装置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3)如果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酵母菌 。
实验操作要点:甲装置间隔一段时间通入适量空气;乙装置的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将实验装置放入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1)甲实验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的作用是 。
(2)乙装置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3)如果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酵母菌 。
细菌是一种____________(填“单”或“多”)细胞生物,与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______。
根据微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简单分类(见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待分类的微生物 | 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大肠杆菌 |
类别一 | 乳酸菌、大肠杆菌 |
类别二 | 酵母菌、青霉、曲霉 |
A.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B.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
C.其分类标准是有无细胞壁 |
D.其分类标准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
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实验
(1)将三只培养皿分别标A、B、C
(2)将两片等大的干面包片分别放在A、B培养皿内;
(3)在B培养皿内的干面包片上滴几滴蒸馏水,培养皿C中只加入蒸馏水;
(4)在盖子盖上前,静置20分钟;
(5)将培养皿放于实验桌上,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
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和培养皿B的处理上有一处不同的,它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皿B和培养皿C之间也有一处是不同的,它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培养皿。
(6)可知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与水分有关。通过比较B、C培养皿,可知________________。根据微生物滋生所需的条件,你认为我们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保存食物。
(1)将三只培养皿分别标A、B、C
(2)将两片等大的干面包片分别放在A、B培养皿内;
(3)在B培养皿内的干面包片上滴几滴蒸馏水,培养皿C中只加入蒸馏水;
(4)在盖子盖上前,静置20分钟;
(5)将培养皿放于实验桌上,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
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和培养皿B的处理上有一处不同的,它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皿B和培养皿C之间也有一处是不同的,它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培养皿。
(6)可知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与水分有关。通过比较B、C培养皿,可知________________。根据微生物滋生所需的条件,你认为我们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保存食物。
HIV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病毒。下列关于HIV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HIV是传染源 |
B.HIV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
C.洁身自尊自爱是预防HIV感染的方法之一 |
D.HIV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
与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结核杆菌 ④衣藻 ⑤肝炎病毒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结核杆菌 ④衣藻 ⑤肝炎病毒
A.从结构看,①④是真核生物,②③⑤是原核生物 |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④是自养型 |
C.从免疫的角度看,③⑤都是抗原 |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⑤是生产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