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 光合作用的原料
- 光合作用的原理
-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图(一)、(二)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图(三)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强度变化过程,如图(一)和(二),由漏斗向装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图(三)的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所以图(三)中曲线ab上升 |
B.图(一)装置中种子萌发产生的CO2进入图(二)装置,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 |
C.曲线bd不变化,是因为种子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和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的 |
D.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CO2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
农民伯伯在耕作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农耕问题,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
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蒸腾作用 |
D.为提高产量对果树皮环割——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A.![]() | B.![]() | C.![]() | D.![]() |
(1)周六到了,八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野外郊游,同学们来到一片树林边,呼吸着树林里清新的空气(这是因为树木等植物利用空气中的___ ____和从土壤中获得的______ _____在阳光下进行_____ _____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供给生物进行__ _____。),同学们都驻足不前了。
(2)、穿过树林,那里有一片空地,大家将带来的家伙一古脑儿地摆在那儿,有的同学去捡石块搭灶台用,有的同学忙着找水。忙了半天,灶火终于点起来了,可就是火势小了点。大家围坐在一块,都在商讨着怎么使火烧得更旺。小亮说,用扇子扇可以使它烧得更旺;小宇说,用扇子会使火熄灭,老师却说,他们两人说得都有道理,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_____________ __。
(3)、一番折腾,火终于烧旺起来,锅里的水也不时地冒出一个个的气泡,老师又借题发挥了:水是由_______构成,也可以说是由_________组成,水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只是分子间的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2)、穿过树林,那里有一片空地,大家将带来的家伙一古脑儿地摆在那儿,有的同学去捡石块搭灶台用,有的同学忙着找水。忙了半天,灶火终于点起来了,可就是火势小了点。大家围坐在一块,都在商讨着怎么使火烧得更旺。小亮说,用扇子扇可以使它烧得更旺;小宇说,用扇子会使火熄灭,老师却说,他们两人说得都有道理,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_____________ __。
(3)、一番折腾,火终于烧旺起来,锅里的水也不时地冒出一个个的气泡,老师又借题发挥了:水是由_______构成,也可以说是由_________组成,水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只是分子间的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_______。
式①: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式②: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4)若图乙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0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_______。
式①:二氧化碳+水


(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4)若图乙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0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
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一、二所示的实验。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对应图三中的a点]后,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右图三所示]。

问:在图三中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在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问:在图三中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在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我们可以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都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都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