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天平的变化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左端上升,光合作用
B.右端上升,蒸腾作用
C.左端上升,呼吸作用
D.右端上升,分解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四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
A.
B.
C.
D.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筛管位于    ,负责运输   
(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
C.让红黑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l)夏日中午阳光过强或植物体内缺水时,叶片气孔往往 处于______图状态,因为此时__________,限制了水分的散失,即减弱了植物的_____________。

(2)下表为科研人员对几种常见植物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上表可见,一般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有利吗?为什么?
②水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你对睡莲叶片中气孔分布特点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的上、下表皮气孔数______,这是植物对___________的一种适应。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实验中必须用黑色塑料袋,原因是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5)补充完成光合作用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A、B、C所示为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的装置是
(2)装置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一天中气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小明带着这个疑问,对校园内香樟树的气孔开放情况做了观察和测量,并获得以下数据:
时间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气孔平均宽度(微米)
5.81
6.67
7.75
4.95
4. 92
 
根据表中数据,在这五个时间中,香樟树气孔开得最大的时间是
A.8时B.10时C.11时D.12时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______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________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取同一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A枝条不处理,B枝条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油,C枝条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油,D枝条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油,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2h记录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的曲线图表示: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________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此实验属于________(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2)装置中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是为了________.
(3)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 和________ .将装置D与装置________ 对照,能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叶.
(4)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 ;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 .
(5)如果实验结束时A装置的质量为65g,B装置的质量为75g,则通过分析可知,叶片上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________叶片下表面.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