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在植物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陆生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明显多于上表皮。请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关于蚕豆气孔的相关研究:
(1)为了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水分散失的快慢,有同学将A,B两张用氯化钴溶液制成的蓝色试纸用回形针固定在相应叶片的上下表皮的表面。2节课后去观察,发现两张滤纸均变成红色且深浅基本相同。从而得出上下表皮散失水分速率基本相同的错误结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同学A,B,C,D四株大小相同且页数相同的蚕豆植物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一次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则水减少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兴趣小组同学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蚕豆叶所处环境
制片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
完全开放
半开放
闭合
甲组
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40
42
18
乙组
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1
11
88
丙组
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21
42
37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植物体内,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主要通过图1中标号[________]所示的结构进行运输;   
(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图2中标号[________]所示的结构散失,只有少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用于制造有机物,这部分水的利用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的;   
(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某同学设计了图3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调整简易天平使两端保持平衡。一段时间后,简易天平的甲端将________(“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若要用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C.丙装置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若用丁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丁装置塑料袋上出现的水珠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科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种子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____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   
(3)若要探究温度对玉米幼苗蒸腾作用的影响,可以把小烧杯移去,通过观察________(填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的环境中为佳;
A. 高温干燥B. 高温潮湿 C. 低温干燥 D. 低温潮湿
(2)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上升现象,还受植物________的影响,该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__散失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深受人们的喜爱。
(1)樱桃树根吸收水分主要用于_____作用。
(2)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_____。(选填“单质”或“元素”)
(3)樱桃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_____输送到果实。
(4)绿色植物通过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_____平衡。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网购的鲜花配有如图所示的保鲜养护说明,每一步配有如下文字:
①往瓶内加适量的水,再滴入 1-2 滴 84 消毒液;
②去除部分叶片,仅保留 2-3 片;
③45°斜向剪去茎的底部后插入水中;
④摆放花瓶时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鲜花保鲜养护说明中的科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 Y 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2)芹菜的叶柄越靠近上部颜色就越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若在 X 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金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发现,叶柄韧皮部也被染色,这说明: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探究“植物体水分散失”实验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同一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入一株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处,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量筒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99.8
B
94
96
90
97
92
97
C
60
62
50
64
60
68
 
(1)这六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是第_____天.
(2)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六天测量数据的_____,然后进行比较.
(3)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