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10 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5-09-14 06:1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化学与药品研发。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
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为78 ℃)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30%~40%,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35 ℃)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95%以上,课题组成员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
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_______等。
(2)结构分析
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
①定性分析
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用符号表示)。
②定量分析
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 (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③主要抗疟结构分析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
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____。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_____进行验证。
(3)化学合成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________(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