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你看,下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再用直尺判断一下,图中的横线到底是不是直线?_______,说明________是不可靠的,所以进行实验时,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

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2)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中过碳酸钠(Na2CO4)的质量为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多少?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2)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中过碳酸钠(Na2CO4)的质量为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
某混合气体可能是CO、CO2、H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设计了上图的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可吸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且每一步气体均完全吸收),现象为:A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水变浑浊,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中有水雾,迅速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A.CO、CO2 | B.CO、CO2、H2 | C.CO2、H2 | D.CO、CO2、H2O |
科学实验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否则会损坏仪器或带来安全威胁。

(1)在连接橡皮管与玻璃管时(如图甲),我们要先将接口在水中浸湿,以减小接口间的 。
(2)按图乙所示装置加热固体会因为 引起试管底破裂。

(1)在连接橡皮管与玻璃管时(如图甲),我们要先将接口在水中浸湿,以减小接口间的 。
(2)按图乙所示装置加热固体会因为 引起试管底破裂。
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烧菜时锅里的油一旦燃烧应立即用水浇灭 |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 |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
在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小明利用老师提供的以下实验仪器(序号A~F)组装一套氧气发生装置,则他应当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 (选填仪器的序号),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