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某些量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大或偏小。下列方式会导致测量或量取结果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②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得太紧;③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俯视读数
①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②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得太紧;③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俯视读数
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和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c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____(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高度h(cm) | 30.0 | 24.9 | 19.7 | 14.6 | 9.4 | 4.2 |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Δh(cm) | | 5.1 | 5.2 | 5.1 | M | 5.2 |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c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____(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氯化亚铁具有独有的脱色能力,适用于染料、染料中间体、印染、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氯化亚铁并探究氯化亚铁(Fe2+)的还原性。某同学选择下列装置用氯化铁制备少量氯化亚铁(装置不可以重复使用)。查阅资料知,氯化铁遇水剧烈水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氯化铁生成FeCl2。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叙述装置A气密性检验的方法:________。
(2)气流从左至右,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a ________。
(3)装置C中干燥管中所盛试剂的名称是: 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
(4)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叙述装置A气密性检验的方法:________。
(2)气流从左至右,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a ________。
(3)装置C中干燥管中所盛试剂的名称是: 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
(4)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 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 K 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 A 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 A 冷却到室温后关闭 K,实验测得装置 A 中固体质量减少了 ag,装置 B 中液体质量增加了 bg。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 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 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 B 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 a________b(填“>”“=”或“<”);
(4)D 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最好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 K 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 A 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 A 冷却到室温后关闭 K,实验测得装置 A 中固体质量减少了 ag,装置 B 中液体质量增加了 bg。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 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 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 B 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 a________b(填“>”“=”或“<”);
(4)D 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最好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
。小金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草木灰中
的质量分数。请回答:

(1)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
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丙装置中导管的伸入状况。____
(2)正确连接装置后,有人认为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
的质量,其结果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设计了另一种测定方法:将丙装置中的溶液换成足量的
溶液,则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的质量。



(1)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

(2)正确连接装置后,有人认为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



小明同学想: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后滚动的快慢一样吗?他猜想物体滚动的快慢可
能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小明选择下列物品进行实验:一把米尺、一块塑料板、一个小球,同样规格的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塑料板搭成一个倾斜角度较小的斜面。
②将米尺横放在这块塑料板上,并握住它。
③将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
④移走米尺,同时释放三个物体并观察它们滚动的快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小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
(2)下面关于移走米尺的两种方案,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
(3)在步骤④中,要判定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你的观察对象和方法是_______。
能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小明选择下列物品进行实验:一把米尺、一块塑料板、一个小球,同样规格的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塑料板搭成一个倾斜角度较小的斜面。
②将米尺横放在这块塑料板上,并握住它。
③将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
④移走米尺,同时释放三个物体并观察它们滚动的快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小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
(2)下面关于移走米尺的两种方案,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
A.沿箭头 a 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 B.沿箭头 b 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